18岁的小杨是一名热爱篮球的高中生,半年前在一次比赛中突然倒地抽搐,被诊断为癫痫。医生告诉他需要长期服药,但并未详细说明运动注意事项。小杨以为只要按时吃药就能继续打球,结果在一次剧烈对抗后癫痫再次发作,险些受伤。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宋军医生指出,像小杨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许多人要么因恐惧发作而完全放弃运动,要么因缺乏指导而盲目锻炼,反而增加风险。“科学运动不仅能减少癫痫发作风险,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但必须掌握正确方法。”
一、运动类型选择:避免高风险,优选低冲击
癫痫患者运动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一。宋军医生强调,游泳、攀岩、跳水、高空跳伞等高危运动应严格避免,以防发作时发生溺水或坠落。相比之下,快走、瑜伽、太极拳、慢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更适合癫痫患者,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不会过度刺激神经系统。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曾对100名癫痫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坚持规律低强度运动的患者,发作频率平均降低30%以上。“运动不是禁忌,但必须选对方式。”
二、运动强度控制:警惕过度疲劳诱发发作
许多患者误以为“运动越激烈效果越好”,但宋军医生提醒,过度疲劳、缺氧或电解质紊乱都可能成为癫痫发作的诱因。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时长和难度。监测心率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建议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安全范围内。如果运动后出现头晕、眼前闪光或异常疲乏,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挑战极限。”
三、运动环境安全:避免独自锻炼,确保急救准备
癫痫患者运动时,环境安全比运动本身更重要。宋军医生接诊过一位患者在无人陪伴时跑步发作,导致严重摔伤。因此,癫痫患者应尽量避免独自运动,极好有家人、朋友或教练陪同。户外运动时,选择平坦、开阔的场地,远离水域或交通繁忙区域。昆明康瑞医院建议患者在运动时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地西泮鼻喷雾),以防突发状况。“多一层防护,就多一份安心。”
四、作息与饮食配合:避免低血糖和脱水
运动前后的作息和饮食管理同样关键。宋军医生指出,饥饿、低血糖、脱水都可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因此,患者应在运动前1小时适量进食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全麦面包),并随身携带含糖饮料以防低血糖。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影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运动不是孤立行为,必须与整体健康管理结合。”
五、心理调适:克服恐惧,建立运动信心
许多癫痫患者因害怕发作而拒绝运动,长期久坐反而导致肥胖、抑郁,进一步加重病情。宋军医生团队在临床中发现,心理支持对患者的运动依从性至关重要。昆明康瑞医院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逐步克服运动恐惧,并通过团体康复课程让患者互相鼓励。一位患者在参加医院组织的“癫痫患者健步走”活动后说:“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运动让我找回了自信。”“恐惧不应剥夺你运动的权利,科学指导才是关键。”
六、药物与运动协调:警惕体温升高影响药效
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的代谢可能受运动影响。宋军医生提醒,剧烈运动导致体温升高、出汗增多时,药物排泄可能加快,影响血药浓度。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此外,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平衡障碍或嗜睡,患者应避免需要高度协调性的运动(如滑雪、体操)。“药物和运动必须科学搭配,才能发挥极佳效果。”
昆明康瑞医院癫痫诊疗中心由宋军医生领衔,整合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心理科及营养科,为患者提供“药物+运动+心理”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医院配备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和运动心肺功能评估系统,确保患者在安全前提下科学锻炼。同时,医院定期举办“癫痫患者健康运动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在这里,癫痫患者不仅能控制病情,更能重获高质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