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了手抖、肌肉强直、活动缓慢等“看得见”的症状,还有常常被人们忽略的“看不见”的症状,如抑郁、睡眠障碍、记忆减退等。“看不见的”症状往往会先于“看得见的”症状出现,并贯穿疾病始终,影响治疗效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帕金森病症状复杂,且早期诊断困难,并需定期复诊,及时修正诊断。确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运动波动、异动症、幻觉、冲动控制障碍等多种复杂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目前还没有完全治好帕金森病的方法,但是许多药物已被用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用药的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达到延缓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治疗方法和手段不只是药物治疗,还有手术治疗、肉毒毒素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作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不佳时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手术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DBS通过立体定向方法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调控相关核团或脑区的功能,从而改善疾病症状。DBS对帕金森病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异动症等运动症状具有长期、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非运动症状及中轴症状。适用于帕金森病诊断明确且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但药物疗效已显著减退,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或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或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的患者。DBS具有相对无创、安全和可调控的特点,昆明康瑞医院在该手术方面技术成熟,为众多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就诊案例:陈鸿耀主任助力帕金森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李先生,65岁,患帕金森病5年,主要表现为双手震颤、肢体僵硬、动作迟缓,近一年症状加重,药物治疗效果逐渐变差,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李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昆明康瑞医院,找到神经外科特约技术顾问陈鸿耀主任。陈主任详细了解病情、仔细检查后,认为李先生适合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陈主任亲自为李先生实施了手术。凭借其精湛的脑立体定向技术,成功在李先生脑内特定靶点植入刺激电极。术后,李先生的震颤、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变得更加灵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家属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表示李先生的整体状态有了很大改观。
术后可停药或减药吗
帕金森病患者接受DBS治疗后,仍需应用药物治疗,但可相应减少服药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可减少20%-50%,长期随访过程中需根据疾病进展需要酌情加药。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不同病人的疾病进展速度不同,目前尚无治好的办法。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根治疾病,术后疾病仍会进展。因此,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而且需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运动与康复治疗、心理干预与照料护理则适用于帕金森病治疗全程。
如果您身边有帕金森病患者,提倡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达到延缓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