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老吴退休后爱上了书法,可近半年来,他发现自己写字越来越费劲,字不仅越写越小,还歪歪扭扭。起初他以为是老花眼作祟,直到有次在公园散步,明明路面平整,他却莫名其妙地向前小碎步快走,险些摔倒。家人察觉不对劲后,带他到昆明康瑞医院检查,精神科主任何栋源医生通过详细问诊和专业评估,确诊老吴患上了帕金森病。“很多人以为帕金森病只有手抖症状,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何栋源医生惋惜地说,“老吴正是因为忽视了早期的非典型表现,才耽误了极佳干预时机。”
何栋源医生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隐匿且多样,掌握科学的识别方法至关重要。为此,他总结出简单实用的帕金森识别三步法,帮助大众及时发现疾病信号:
第一步:警惕“动静异常”
许多人将帕金森病与“手抖”划等号,但实际上,早期更关键的信号是“静止性震颤”与“运动迟缓”的组合。静止性震颤并非普通手抖,典型表现为肢体在放松状态下出现规律性“搓丸样”抖动,且在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而运动迟缓则体现在日常细节中,如扣纽扣、系鞋带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小写症),甚至连面部表情也逐渐减少,形成“面具脸”。老吴写字变小、动作笨拙,正是运动迟缓的典型表现。
第二步:关注“非运动警报”
约70%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前,会先出现非运动症状,这些往往是疾病的早期预警。比如嗅觉减退,对香水、饭菜香味等变得不敏感;睡眠障碍,夜间多梦、大喊大叫、手脚乱动(快动眼期行为障碍);便秘,肠道蠕动功能受影响,排便变得困难且持续时间长。这些症状看似与帕金森病无关,实则是神经系统受损的“蛛丝马迹”,却常被误认为是衰老或其他疾病导致。
第三步:重视“姿势与平衡危机”
随着病情进展,姿势平衡障碍会逐渐显现,患者站立时身体前倾,行走时步伐变小、越走越快(慌张步态),难以停下或转弯,容易跌倒。这一阶段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幅下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并发症。老吴在公园险些摔倒,正是姿势平衡障碍的表现,也是病情加重的危险信号。
“帕金森病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何栋源医生强调,“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帕金森专病门诊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帕金森,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帕金森病诊疗领域拥有显著优势。医院汇聚神经内科、精神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业诊疗团队,采用“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全周期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配备国际先进的脑功能检测设备,可实现帕金森病的超早期发现与精准评估;独创“中西医结合阶梯式疗法”,将西药精准调控与中医调理气血、滋补肝肾的特色疗法相结合,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同时,为患者提供定制化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家庭护理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重拾生活信心,成为西南地区帕金森病患者信赖的康复治疗首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