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那么,面对这一疾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治疗?手术和药物治疗又该如何选择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特约技术顾问、上海神经外科脑立体定向技术专家陈鸿耀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陈鸿耀副主任医师是我国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开拓者,从事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已40多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造诣。他熟练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等,擅长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对特发性震颤治疗的建议。
一、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原则
陈鸿耀副主任医师指出,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对于轻度的1级震颤,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2级震颤,患者可在事前半小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而对于2~4级的震颤,且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重症震颤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陈鸿耀副主任医师建议应遵循以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的原则,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普萘洛尔、扑米酮和阿罗洛尔是推荐的一线药物。这些药物在控制震颤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因此,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三、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术治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选择。陈鸿耀副主任医师介绍,特发性震颤的手术疗法主要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损毁术以及深部丘脑电刺激术(DBS)。其中,丘脑损毁术虽然能改善震颤症状,但存在构音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且毁损的脑组织不能修复,因此仅适用于单侧肢体症状的治疗。而DBS手术则具有微创、可逆、可调节的优点,不损伤脑组织,可以同时控制双侧肢体震颤、头部震颤和声音震颤。该手术通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来控制患者的震颤症状。多国研究表明,DBS手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肢体震颤的症状,且术后不良反应产生的概率极低。作为脑立体定向技术专家,陈鸿耀副主任医师在DBS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强调,DBS手术需要精准的立体定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陈鸿耀副主任医师还建议特发性震颤患者可以搭配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较大限度地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各种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鸿耀副主任医师提醒广大特发性震颤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做出明智的选择。昆明康瑞医院作为一所专业的医疗机构,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资深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特发性震颤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遭受特发性震颤的困扰,不妨来昆明康瑞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在这里,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