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小李是一名忙碌的外卖骑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手机就是他接单送餐的“作战武器”。近期,小李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困扰。走在路上,他常常会突然听到手机提示音,仿佛有新订单进来,可每次急忙掏出手机查看,却发现屏幕一片寂静,根本没有任何消息。起初,小李以为只是自己听错了,但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有时一天能出现十几次,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他也会被虚幻的手机铃声惊醒。
这样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小李的工作和生活。他开始变得焦虑不安,送餐时频繁走神,日均查看手机次数更是飙升至500多次,生怕错过任何一单生意。无奈之下,小李来到昆明康瑞医院寻求帮助。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神经科的宋军医生告诉小李,他这并不是幻听,而是患上了一种在现代社会逐渐蔓延的心理问题——“手机焦虑症”。
手机焦虑症
宋军医生解释道,“手机焦虑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诊断,但随着智能手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类似小李这样的症状。像小李这样的外卖骑手群体,由于工作性质高度依赖手机接收订单信息,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手机提示音形成了过度的警觉。大脑在这种持续的应激状态下,会产生功能性幻觉,让患者误以为听到了手机响。而这种频繁查看手机的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连接外界、获取信息和社交互动的关键工具。一旦人们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在没有及时收到预期信息时,就容易引发不安和焦虑情绪。对于外卖骑手这类将收入与接单量直接挂钩的职业人群而言,每一个订单都关乎生计,他们潜意识里害怕错过订单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加剧了对手机的过度关注。
那么,“手机焦虑症”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宋军医生指出,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不仅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等问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头晕、心慌、胃肠功能紊乱等。而且,在工作场景中,像小李这样因频繁出现功能性幻觉而分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
治焦虑,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应对“手机焦虑症”这类心理问题上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医院拥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组成,他们能够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焦虑情绪,改变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同时,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心理评估设备,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此外,昆明康瑞医院注重综合治疗,除了心理治疗外,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医调理等手段,从身心两方面入手,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症状,恢复身心健康,重新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