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张大爷,原本是个精神矍铄、热爱生活的老人,然而帕金森病却悄然改变了他的一切。患病初期,张大爷只是感觉手脚有些轻微颤抖,原本灵活的身体变得有些迟缓。他和家人都没太在意,以为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颤抖不仅影响了他日常吃饭、穿衣这些小事,连走路都变得摇摇晃晃,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药物治疗起初还有些效果,可渐渐地,药效越来越差,副作用却越来越明显,张大爷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整个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从颤抖到跳舞:一场手术改变晚年生活
就在一家人感到绝望之时,他们听说了昆明康瑞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陈鸿耀医生在帕金森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上颇有建树。抱着一丝希望,张大爷一家找到了陈鸿耀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陈医生认为张大爷虽然年事已高,但各项身体指标符合手术条件,且此时进行DBS手术,能极大改善他的生活质量。
手术很成功。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下,张大爷的恢复情况令人惊喜。曾经颤抖不止的双手逐渐稳定下来,他又能自己端起碗筷吃饭,穿衣服也不再那么费劲。更让家人高兴的是,张大爷又能像以前一样,在小区里散步,和邻居们聊天说笑,生活仿佛重新回到了正轨,生活质量较术前翻倍提升。张大爷逢人便说:“是陈医生和昆明康瑞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活的机会。”
那么,帕金森手术到底该早做还是晚做呢?
陈鸿耀医生指出,这是很多患者和家属都纠结的问题,而选错时间,真的可能毁掉患者的康复希望。从医学角度来看,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疾病早期,虽然症状相对较轻,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脑内的神经递质失衡会越来越严重,神经细胞受损也会逐渐加剧。如果手术时机过晚,患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不仅手术风险会大大增加,而且术后恢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时,即便进行了手术,也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然而,手术也并非越早做越好。在疾病初期,通过药物治疗往往能够较好地控制症状,此时贸然手术,可能会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药物疗效减退、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如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缩短)、异动症(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等,且经过系统的药物调整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时,就是考虑手术的合适时机。这个阶段,患者脑内神经病变尚处于一定可控范围,手术能够及时干预,通过调节脑内异常的神经电活动,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患者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
治疗帕金森,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帕金森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医院拥有以陈鸿耀医生为核心的专业神经外科团队,他们对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精准把握手术时机,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手术技术上,医院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技术,确保DBS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同时,医院还注重多学科协作,神经内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紧密配合,为患者提供从术前诊断、手术治疗到术后康复的全方位一体化医疗服务,让帕金森患者在昆明康瑞医院能得到专业、贴心的治疗,重燃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