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康瑞医院郑琳主任: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的典范

昆明康瑞医院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阶段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语言、视觉等多系统功能障碍。作为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瘫的治疗需要长期、系统的康复干预。

经典案例

案例一:7岁男孩的综合康复治疗

患儿小明(化名),7岁,因“双足马蹄内翻、双下肢内旋7年”来院就诊。患儿曾在外院接受康复训练,但效果不佳。入院查体发现: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行走时呈剪刀步态,双足不能平稳着地。郑琳主任评估后认为,患儿已错过较佳单纯康复训练期,需结合手术干预。

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在患儿2.5-6岁窗口期内完成FSPR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降低痉挛肌张力,避免畸形进一步发展。

2.术后康复:术后立即启动个体化康复训练,包括:

①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

②作业疗法:手功能精细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③辅助器具:定制踝足矫形器,纠正双足马蹄内翻。

3.家庭康复指导:为家长提供详细的家庭康复计划,包括每日被动按摩、辅助器具使用方法。

治疗效果:

术后3个月随访,患儿双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步态改善,可独立行走50米以上。术后6个月,患儿行走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家长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案例二:3岁女孩的早期干预

患儿小丽(化名),3岁,因“运动发育迟缓、不能独站”就诊。查体发现:全身肌张力低下,坐位不稳,双手不能对捏。郑琳主任判断为脑瘫高危儿,建议立即启动早期干预。

治疗方案:

1.康复训练:每日进行2小时一对一运动疗法,包括头控训练、翻身训练、独坐训练;

2.家庭训练指导:家长学习辅助训练技巧,如利用玩具诱导患儿伸手抓握、通过游戏鼓励爬行;

3.营养支持:联合营养科制定高蛋白饮食计划,促进脑发育。

治疗效果:

经过6个月密集康复训练,患儿可独立坐稳并短暂独站,双手抓握能力显著提高。1年后,患儿基本追赶上同龄儿童的运动发育水平。

脑瘫的病因与早期症状

病因分析

脑瘫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

1.产前因素:胎儿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弓形虫)、母亲孕期糖尿病、放射线暴露等;

2.产时因素: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等;

3.产后因素: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膜炎、脑外伤等。

早期症状(6个月以内)

1.身体发软或发硬;

2.反应迟钝、叫名无反应;

3.头围异常、体重增长缓慢;

4.手握拳无法张开、身体扭转、头不稳定;

5.不笑、斜视、无法伸手抓物。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治疗的核心原则

综合康复模式

郑琳主任强调,脑瘫治疗需采用综合性康复模式,包括:

1.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

2.手术干预:FSPR手术、矫形手术;

3.辅助器具:矫形器、助行器;

4.家庭康复:家长参与的日常训练计划。

手术与康复的结合

对于痉挛性脑瘫患儿,FSPR手术可有效降低肌张力,避免畸形发展。郑琳主任指出:“手术的较佳时机为2.5-6岁,此时肢体发育相对稳定,手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可较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早发现、早干预是改善脑瘫预后的关键。”郑琳主任建议,对于高危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立即启动神经发育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开展康复训练。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在郑琳主任的带领下,已成功帮助数百名脑瘫患儿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郑琳主任作为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致力于推广脑瘫早期干预和综合康复治疗理念。

郑琳主任提醒家长:如果您的孩子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等问题,请尽早就医。脑瘫的治疗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过程,早期干预和科学治疗可以让患儿拥有更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脑梗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脑萎缩、癫痫、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多系统萎缩、脊髓损伤、小脑共济失调、神经损伤、脑瘫、精神发育迟缓、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阿尔兹海默症、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损伤、末梢神经炎、脑白质病变、神经痛、面瘫、梅杰综合征、各种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疾病。

擅长:融合中西医学精髓,专注于神经系统和精神类疾病的综合治疗。深谙各类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脑萎缩、帕金森症、运动神经元病、脊髓损伤及神经损伤等复杂病症的病理机制。在精神系统领域,对于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障碍、抽动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熟练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及颞叶等癫痫灶的手术切除等。擅长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秽语抽动综合症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及难治性精神疾病(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和难治性癫痫病。更够应用周围神经缩窄术、肌腱转位和松解治疗脑瘫及其肢体肌张力增高的痉挛型脑瘫(包括:上肢旋前屈曲畸形、下肢剪刀步、马蹄内翻足等);腰脊神经高选择性后根肌腱矫形和外支架固定牵拉术矫正下肢畸形;利用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和迷走神经分离治疗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流口水、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软瘫等)及混合型脑瘫患者;使用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迷走神经隔离术缓解手足徐动型和治疗儿童抽动症;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PN)和肌腱矫形治疗脑外伤和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畸形;在 CT 引导下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术(球囊压迫)和面神经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