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赵先生,原本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工作顺利,家庭和睦。然而,这一切在他被遗传性共济失调缠上后发生了改变。起初,他只是感觉走路时有些不稳,偶尔会莫名其妙地绊倒,他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他的手部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拿东西时常常掉落,就连简单的写字、系扣子这些日常动作,如今都变得异常艰难。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别人很难听清他在说什么。赵先生的生活陷入了困境,5年来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绝望。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难道共济失调真的无药可医了吗?直到他听说了昆明康瑞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陈鸿耀医生,抱着一丝希望,赵先生来到了医院。神经外科的陈鸿耀医生团队为他评估后,制定了微创手术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案。术后3个月,他的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那么,对于像赵先生这样被共济失调折磨的患者,究竟有哪些手术治疗方法呢?接下来,让我们听听陈鸿耀医生的专业解读。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精准调节神经信号
陈鸿耀医生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BS,在共济失调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对于一些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效果显著。DBS手术就像是在大脑中安装了一个“神经调节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电极精准植入到患者大脑特定的神经核团,比如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核等。这些神经核团在人体的运动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它们出现功能异常时,就容易引发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疾病。电极植入后,通过连接到皮下的刺激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来调节这些异常的神经核团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共济失调症状,如肢体震颤、平衡障碍等。DBS手术具有微创、可调节的优点。与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它对脑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而且,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治疗反应,通过体外程控仪对刺激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不过,DBS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共济失调患者,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只有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才能从中获益。
神经修复手术:助力受损神经重生
对于部分由于神经损伤导致的共济失调患者,神经修复手术为他们带来了希望。陈鸿耀医生指出,当患者的周围神经或者脊髓神经因外伤、疾病等原因受到损伤,进而引发共济失调时,如果损伤部位和程度适合,可考虑进行神经修复手术。手术方式包括神经吻合术、神经移植术等。以神经吻合术为例,在手术中,医生会将断裂或者受损的神经两端进行精准对接,并通过精细的缝合技术,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和连接,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而神经移植术,则是在神经损伤严重,无法直接进行吻合的情况下,选取一段健康的神经组织,移植到受损部位,来替代受损神经发挥作用。神经修复手术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在神经损伤后的黄金修复期内进行手术,神经再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而且,术后患者还需要配合长期的康复训练,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手段,刺激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脑肿瘤切除术:解除压迫根源
陈鸿耀医生强调,当共济失调是由颅内肿瘤压迫神经组织引起时,切除肿瘤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脑肿瘤会在颅内不断生长,对周围的脑组织、神经结构产生压迫,干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手术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轻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在进行脑肿瘤切除术时,医生需要借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然后,在手术过程中,运用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小心翼翼地将肿瘤从周围正常组织中分离并切除。同时,要更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的神经血管结构,避免手术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过,脑肿瘤切除术的风险和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术后还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可能配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以防止肿瘤复发,巩固治疗效果。
治疗共济失调,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共济失调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医院汇聚了以陈鸿耀医生为代表的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神经外科专家,他们在共济失调的手术治疗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高分辨率的神经影像诊断设备,能够为手术提供精准的定位和详细的病情评估;先进的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导航系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此外,医院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紧密协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从手术前的精准评估、手术中的精细操作,到手术后的系统康复训练,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保驾护航,帮助患者极大程度地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更多像赵先生这样被共济失调困扰的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