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当疱疹消退后,部分患者却要继续忍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折磨,这种疼痛如刀割、针刺、电击般,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让我们跟随宋军主任,一同探索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奥秘。
中医视角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初期多因肝胆湿热、火毒蕴结,导致疱疹红肿灼痛。而当疱疹消退后,余邪未清,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则形成了“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的后遗神经痛。在后遗症期,邪退正虚,气血亏耗,脉络瘀阻,疼痛缠绵难愈。《黄帝内经》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老年或体质虚弱者更易遗留神经痛,这也提示了“正虚”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宋军主任的中医治疗策略
宋军主任融合中西医学精髓,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中药内服:辨证施治,标本兼顾
宋军主任强调,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必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舌脉等特点,进行个体化的中药调理。
①气滞血瘀型:疼痛如刺,夜间加重。治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宋军主任常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②气血两虚型:隐痛不休,乏力疲倦。治则为益气养血,通络止痛。宋军主任会采用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其中黄芪、D参、白术、当归、地龙等药物,既能补气养血,又能通络止痛。
③肝郁化火型:灼痛烦躁,情绪波动诱发。治则为疏肝清热,解郁止痛。宋军主任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栀子、延胡索等药物,能够疏肝解郁,清热止痛。
2.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补虚泄实
针灸是宋军主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①针刺:取阿是穴(疼痛点)、夹脊穴(脊柱旁开0.5寸)、支沟、阳陵泉等穴位,配合电针加强镇痛效果。
②火针:对于一些顽固性疼痛,宋军主任会采用火针治疗。以烧红的针快速点刺疱疹遗留瘢痕,可温通经络、破瘀散结。
③刺络拔罐:在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再拔罐吸出瘀血,适用于顽固性刺痛。
3.外治法:直达病所,缓解急痛
除了内服中药和针灸,宋军主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些外治法来缓解疼痛。
①中药外敷:初期红肿时,可使用金黄散(大黄、黄柏)调蜂蜜外涂,清热消肿;后期瘀痛时,可用三七粉、乳香、没药研末,黄酒调敷,活血通络。
②艾灸疗法:隔姜灸疼痛区域,或艾条悬灸足三里、关元穴,温补阳气、驱散寒瘀。
4.情志与饮食调护
宋军主任注重患者的情志和饮食调护。疼痛易致焦虑抑郁,他常配合逍遥散疏肝,或按压太冲穴、膻中穴来疏肝解郁。在饮食上,他建议患者忌辛辣、海鲜、羊肉等发物,多吃山药、百合、黑木耳等滋阴养血之品。
预防与调护建议
宋军主任提醒,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尽早介入中医治疗,减少后遗症的风险。
2.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以防正气耗伤。
3.坚持适度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促进气血流通。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诱发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非“无药可救”,在宋军主任的中医疗法下,许多患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受此困扰,不妨来昆明康瑞医院,让宋军主任为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