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R),也称为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这一病症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低下。患儿在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现代医学认为,智力障碍原发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特别是前额叶与人的智力活动、记忆能力、情感反应、语言功能等密切相关。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郑琳主任指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挑战,需要及早识别并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
二、精神发育迟滞的症状与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的症状表现多样,根据患儿的智商水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轻度:智商为50~69之间,约占80%。患儿在婴幼儿期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学龄期逐渐出现学习困难。虽然社交用语尚可,但计算、读写、应用抽象思维有困难。
2.中度:智商为35~49之间,约占12%。患儿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语音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育迟缓。成年后可在监护下从事简单刻板或机械的体例劳动。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约占8%。患儿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并出现明显的精神和运动发育落后。成年后可在照管下从事极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4.极重度:智商在0~20之间,占1%~2%。患儿存在明显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躯体畸形,智力水平极低,没有言语功能。大多数因病或生存能力差而早年夭折。
三、该进行哪些训练?
针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郑琳主任医师建议进行以下方面的训练,以帮助患儿获得全面发展,回归社会主流:
1.功能训练
感知觉训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的训练,以提高患儿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
口语训练:针对言语障碍进行专项训练,包括言语障碍训练和口语训练,帮助患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大肌肉群活动训练:即感觉统合训练,包括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和平衡训练,以增强患儿的运动能力。
手功能活动训练:包括粗大运动训练和精细运动训练,以提高患儿的手部灵活性和操作能力。
生活自理训练:如进食训练、穿脱衣物训练、梳洗训练、如厕训练等,帮助患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社会交往训练:包括肢体沟通训练、言语沟通训练、辅助交流系统训练等,以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智能训练
培养思维能力训练:通过认知常识训练、观察能力训练、判断辨别能力训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反应性训练等,提高患儿的思维能力。
锻炼记忆力训练:通过专门的记忆训练,帮助患儿提高记忆力。
培养注意力的训练:通过注意力训练,提高患儿的专注力。
培养兴趣开阔视野:通过引导患儿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其兴趣爱好,开阔视野。
3.行为矫正训练
应用行为分析(ABA)方法,对儿童个体的行为进行改变,矫正问题行为和塑造缺陷不足的行为。这有助于减少患儿的不良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复杂的发育障碍,需要综合多种训练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郑琳主任拥有丰富的临床康复治疗经验和独到见解,能够为患儿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