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不易察觉的原因,面临着脑性瘫痪(脑瘫)的风险。昆明康瑞医院特邀专家郑琳,为广大家长普及脑瘫患儿的早期预警信号,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并干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郑琳主任是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也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她擅长偏瘫、脑瘫、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抽动症和痉挛性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康复治疗经验和独到见解。
什么是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情感、认知、语言、智力和精神行为异常等。脑瘫是导致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脑瘫患儿的早期预警信号
郑琳主任提醒广大家长,脑瘫患儿的早期预警信号往往表现在孩子的运动发育和日常行为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发现并干预。以下是脑瘫患儿的常见早期预警信号:
新生儿期:
当宝宝仰卧时,双下肢过度伸直,两上肢屈曲,手握得很紧,活动减少,两手很少活动。
下肢不易分开双腿,换尿布困难。
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1~3个月:
入睡困难,约有30%的脑瘫宝宝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3~5个月:
宝宝不能做双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的动作,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
7~8个月:
宝宝仍不会坐,强扶成坐位时,双下肢呈屈曲状,膝关节不能伸直。
强扶成前倾体位后,父母一松手,宝宝又向后倾倒。
扶宝宝腋下使其成直立站位时,髋及膝过度伸直,甚至交叉成剪刀状。
8个月后:
宝宝不会爬,或爬行时只表现为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
1岁以内:
宝宝用手不分左右,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表现出手眼协调能力差。
面部经常出现异样表情,出现节律性地吐舌动作。
郑琳主任强调,脑瘫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一旦发现上述预警信号,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评估,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昆明康瑞医院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患儿提供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孩子健康成长,重拾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