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小李去年确诊的抑郁症,当时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抗抑郁药物让他按时服用,小李并没有多想,一直以来都在遵循医嘱服药,近期他从网上了解到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看到自己桌子上各种药物,这勾起了他的好奇,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小小药片是如何改变人的心情的呢?
首先,许多抗抑郁药物作用于神经递质系统。昆明康瑞医院精神心理科的牛学军医生介绍说;神经递质就像是大脑中的信使,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其中,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几种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比如,血清素水平降低与抑郁症状的出现和加重有关。抗抑郁药物中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它的作用是阻止神经细胞对血清素的过度摄取,使得血清素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增加。这样一来,更多的血清素可以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善神经信号传递,缓解抑郁症状。
对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关的抗抑郁药物,它们通过类似的机制调节这两种神经递质的浓度。这些神经递质的正常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精力和动机水平。
其次,抗抑郁药物还会影响大脑的神经可塑性。昆明康瑞医院的牛学军医生表示;长期的抑郁症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受损,神经元萎缩。而抗抑郁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新突触的形成,增强神经可塑性。它们可以激活大脑内的一些生长因子,比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DNF能够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再生,帮助修复抑郁症对大脑神经网络造成的破坏。
此外,抗抑郁药物还在调节大脑的应激反应系统方面发挥作用。精神心理科的牛学军医生指出;抑郁症患者的应激反应系统常常处于过度活跃状态,抗抑郁药物可以使这一系统恢复正常,减少患者对应激源的过度敏感,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和心理适应能力。
牛学军医生强调,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都是通过对大脑神经化学、神经可塑性和应激反应等多方面的调节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