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以下是对其定义与症状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主要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其共同特征是:
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
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
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制力充分。
二、症状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且波动不安,但通常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其主要症状包括:
恐惧症:患者发作时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自主神经紊乱和回避反应,且难以控制。
焦虑症:表现为过度担心和持续性的焦虑不安,常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肌肉紧张等。
强迫症: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部分患者可能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来重复某些行为,或脑中反复出现某些联想。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持久性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但医学检查未能发现可以解释相关症状的疾病。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精神兴奋、烦躁、容易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以及情绪易惹、烦恼、紧张、睡眠障碍等症状。
此外,神经官能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全身发抖、大汗淋漓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变化通常与精神因素有关,例如部分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在情绪紧张时会出现腹泻。
三、治疗
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管理、多做运动、心理治疗、行为和认知治疗等。患者应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等;培养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压抑环境,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心理治疗方面,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焦虑、失眠等症状,可适当使用抗焦虑、助眠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用药。
综上所述,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多样且涉及多个方面。对于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