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让许多患者苦不堪言,针刺样疼痛是其典型症状表现。济南国医堂医院医生从医学专业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一病症背后的奥秘。
带状疱疹的“始作俑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体首次感染该病毒时,大多会出现水痘症状,在免疫系统的“奋力作战”下,症状虽会消失,但狡猾的病毒并不会被完全清除,而是潜伏在神经节中,如同隐藏的“定时炸弹”。一旦人体免疫力因年龄增长、长期患病、过度劳累等因素下降,这些潜伏的病毒便会“卷土重来”,沿着神经纤维一路“进攻”到皮肤区域,引发带状疱疹。大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皮疹会逐渐消退,但仍有部分患者,在皮疹消失后,疼痛却“阴魂不散”。当这种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就发展成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济南国医堂医院医生指出,针刺样疼痛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极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病毒在“兴风作浪”过程中,对神经纤维造成了严重破坏。病毒的侵袭会致使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原本有序的神经传导功能也因此陷入紊乱。正常状态下,神经细胞如同精密的“信号传递员”,有条不紊地工作,但受损后,神经细胞就像失灵的“机器”,开始异常放电。这些异常产生的疼痛信号不断被传递至大脑,患者便会感受到如针刺般的痛感。而且,这种针刺样疼痛并不会一直持续,它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可能在患者安静休息时、工作忙碌中,甚至睡梦中突然“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短则数秒,长可达数分钟,且发作频率没有规律,让患者难以防范。
疼痛的范围通常与先前带状疱疹的发病区域紧密相关,一般不会超出患病皮肤的界限,但在实际情况中,疼痛区域有时会比当初皮疹累及的范围略大一些。疼痛程度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差异显著。对于年轻、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可能只是偶尔出现轻微刺痛,在注意力分散时甚至感觉不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对于老年患者或本身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疼痛往往更为剧烈。这种剧烈的疼痛不仅会严重干扰睡眠,让患者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长期下来导致精神萎靡;还会影响正常饮食,使患者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同时,持续的疼痛折磨极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可能变得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质量大幅降低。此外,除了针刺样疼痛,患者还可能同时遭受烧灼痛、电击痛、刀割痛等多种类型疼痛的“轮番攻击”,这些不同性质的疼痛相互交织,如同一张无形的“痛苦之网”,将患者紧紧笼罩。
济南国医堂医院医生特别提醒,一旦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疼痛却迟迟不缓解,尤其是出现针刺样等异常疼痛,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