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疼痛和三叉神经痛都表现为面部疼痛,不少患者因难以区分,导致误诊误治。济南国医堂医院医生指出,掌握二者的鉴别方法,对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从疼痛原因来看,牙源性疼痛多由牙齿或牙周组织病变引发,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等。这些疾病破坏牙齿及周围组织,刺激神经产生疼痛。三叉神经痛则是由于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损伤或发生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引发剧烈疼痛,常见诱因包括血管压迫神经、颅内病变等。
疼痛特点是鉴别二者的关键。牙源性疼痛通常持续存在,且疼痛程度与牙齿病变程度相关。比如,牙髓炎引发的疼痛在冷热刺激时会明显加重,疼痛范围局限于患病牙齿周围;根尖周炎除牙齿疼痛外,还可能伴有牙龈红肿、咬合痛。而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剧烈性的特点,疼痛如电击、刀割般,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突然停止。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洗脸等动作触发,疼痛范围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如面颊、上下颌、舌部等,可能累及多个区域。
在诊断方法上,济南国医堂医院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对于疑似牙源性疼痛的患者,医生会检查牙齿是否有龋洞、松动,叩击牙齿判断是否有疼痛反应,还可能通过X光片查看牙齿及牙周组织病变情况。针对三叉神经痛,医生除了了解疼痛发作特点,还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查看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借助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排查是否存在颅内病变压迫三叉神经。
此外,治疗后的反应也有助于鉴别。牙源性疼痛通过根管治疗、拔牙、牙周治疗等针对牙齿病变的处理,疼痛通常能得到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则以药物控制疼痛、手术解除神经压迫为主,若按牙病治疗疼痛无明显改善,需重新考虑是否为三叉神经痛。
牙源性疼痛和三叉神经痛虽都表现为面部疼痛,但在病因、疼痛特点、诊断和治疗反应上存在明显差异。出现面部疼痛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