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鼻塞、流鼻涕”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很多人会把它当成普通感冒来对付,却不知这可能是鼻炎在作祟。鼻炎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鼻腔黏膜炎症为核心特征,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过敏性、慢性肥厚性、萎缩性等多种类型,其中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为高发,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持续影响。
鼻炎的症状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反复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往在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迅速出现阵发性喷嚏,一次可连续打数个甚至十几个,同时伴随清水样鼻涕不停流淌,鼻腔瘙痒难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睛痒、流泪等症状,尤其在春秋季节花粉传播高峰期,症状会集中爆发。慢性鼻炎患者则以持续性鼻塞为主要表现,鼻塞程度时轻时重,侧卧时下方鼻腔鼻塞会更加明显,鼻涕多为黏液性,不易擤尽,部分患者会因鼻塞导致嗅觉减退,闻不到食物的香味,也嗅不出危险的气味。
这些看似“不严重”的症状,却会给患者带来全方位的困扰。在睡眠方面,鼻塞迫使患者用嘴呼吸,导致睡眠时张口喘气、打鼾,氧气摄入不足,进而引发睡眠质量下降,白天频繁感到疲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长期的精神萎靡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而上班族则可能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工作失误。在日常生活中,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要时刻警惕过敏原,春秋季不敢外出踏青,家中不敢饲养宠物,甚至整理衣物、打扫卫生都可能引发症状发作,严重限制了活动范围。
鼻炎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引发一系列潜在危害。鼻腔与鼻窦、咽喉、耳朵等部位相通,炎症容易扩散蔓延,诱发鼻窦炎、中耳炎、咽炎等并发症。长期用嘴呼吸会改变面部发育,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出现上颌骨变长、牙齿排列不齐、上唇上翘等“腺样体面容”,影响外貌美观。此外,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会导致鼻腔黏膜增生、鼻息肉形成,进一步加重鼻塞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表明,长期鼻炎患者患哮喘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因为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可能波及下呼吸道,诱发气道高反应。因此,一旦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通过避开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鼻腔护理等方式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迁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