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63岁Ⅱ期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主诉:浮肿2月余。现病史:2014年5月患者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检查尿常规示:PRO(3),RBC120/ul;2个月后因水肿加重就诊于北大医院,查尿常规:RBC150/ul;UTP3.5g/d;生化:ALB34.1g/L,Scr80umol/L,Tch6.8mmol/L。行肾穿刺术后病理回报示:Ⅱ期膜性肾病。该院予缬沙坦40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及利尿剂等治疗1周后,患者水肿减轻而出院。服药1周后,血压维持在85/60mmHg左右,遂停用。为寻求中医治疗,患者于2014年7月住我科就诊。既往史:左下肢湿疹病史3年余,曾多次求治中西无效;否认其它慢性及传染病史。病理报告:免疫荧光:4个肾小球,IgG(),IgA(―),IgM(―),C3(),FRA(),C1q(―),IgG1(―),IgG2(―),IgG3(―),IgG4(),HBcAg(),PLA2R1(),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光镜:可见28个肾小球,1个缺血性硬化,其余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广泛空泡变性,节段性轻度增厚,系膜细胞及基质轻微增生,上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其中2个缺血皱缩。肾小管上皮空泡及颗粒变性,小灶状(约5%)萎缩。肾间质小灶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电镜: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上皮下多数电子致密物沉积,上皮细胞足突弥漫融合。肾小管、肾间质无特殊病变。就诊时情况:TP5.5g/d;生化:ALB29.4g/L,下肢浮肿,右下肢皮疹破溃渗出,舌质红苔黄腻。西医诊断:
1、Ⅱ期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2、左下肢皮肤湿疹中医诊断:水肿脾虚兼风湿治疗:健脾益气,祛风除湿方药:麻杏苡甘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并配合祛风止痒中药外洗随访治疗情况:上方加减治疗至2015年3月患者尿蛋白明显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1克。2015年11月尿蛋白转阴,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多年的下肢皮疹亦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