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表现有哪些
脑瘫症状早期就是比较容易激惹、频繁的使劲用力、不太容易安抚、运动功能落后以及肌张力的异常,以后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运动功能落后、肌张力异常,由于肌张力的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姿势方面的问题,有可能会伴有智力发育落后,吞咽困难、出牙延迟,甚至癫痫发作的情况。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有易于哭闹或者过分安静、吞咽困难、易吐、体重增加不良、哭闹时和兴奋时身体发硬、动作僵硬不协调、反应迟钝、不认人、不笑、不会对视。脑瘫在新生儿时期就进行诊断,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因为脑瘫是宝宝胎儿时期到婴儿时期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进行脑损伤,所致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早产儿做核磁共振主要检查什么?
早产儿做磁共振在临床中也很常见,由于磁共振没有电离辐射,是一种相对的方法,通过头颅磁共振,可以观察婴儿有没有先天性发育问题或者脑白质、灰质以及脑发育情况如何,观察有无缺血缺氧、颅内出血或者是其他的发育异常。10月怀胎,也就是说一般胎儿要在母体内呆40周才生产,但是有一些宝宝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提前从妈妈肚子里生产出来。早产是指怀孕28~36+6周期间分娩,这个期间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绝大部分都是需要转儿科进行治疗和观察,一般在出院之前或者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时,需要做早产儿的磁共振检查,主要的就是做颅脑磁共振。
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有什么不同?
正常出生的足月儿,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的张力,四肢屈曲,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胎毛少,耳廓软骨发育好,指甲已达到或者超过指尖,乳晕清楚,乳头凸起,乳房可摸到结节,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遮盖小阴唇。足月小样儿是胎龄小于37周,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可能是因为种族、产次或者父母的身高和体重等因素,而造成胎儿是个健康小样儿。足月儿的呼吸系统发育比较完善,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存在呼吸窘迫、呼吸暂停。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会有哪些
发育中的脑受到损伤后,必然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也是发现脑瘫的重要线索。大多数家长都是因为发现了早期症状而来就诊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的文章,欢迎阅读,谢谢!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育中的脑受到损伤后,必然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也是发现脑瘫的重要线索。大多数家长都是因为发现了早期症状而来就诊的。常见的早期症状有:
一、新生儿期:
1、身体过硬或过软,自发运动减少。
2、哺乳困难:不能吸吮或哺乳无力。
3、痉挛发作。
4、易惊吓。
5、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二、1—3个月:
1、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
2、手握拳拇指内收。
3、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4、持续哭闹。
三、4—5个月:
1、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
2、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
3、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
4、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四、6个月以后:
1、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到手,送到嘴。
2、扶站时双下肢不能支撑或尖足交叉。
3、七个月以后还不能坐。
早期症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轻,症状出现晚且症状轻;脑损伤重则出现早、症状重,而且多个症状常复合存在。有重要诊断价值。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
(1)有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如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早产儿,多胎,有新生儿呼吸困难,惊厥等。
(2)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存在程度不等运动发育迟缓。轻者大运动发育尚可,但有精细运动发育障碍者需要注意。
(3)姿势异常:姿势分静止时与活动时两种。静止时姿势异常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活动时姿势异常在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与痉挛型为常见,如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4)反射异常:反射异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某月龄该消失的反射继续存在,一是反射异常。
(5)肌张力异常:脑性瘫痪患儿所见到的肌张力异常有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肌强直及肌张力不协调。
(6)辅助检查:头部CT扫描、头部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等对于脑瘫的治疗是越早小孩恢复的越好,因为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造成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