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皮肤痒,挠后起红疙瘩,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或慢性荨麻疹有关。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保湿、避免过敏原或药物治疗等措施。
皮肤在晚上发痒并出现红疙瘩,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皮肤干燥
夜晚空气湿度较低,皮肤容易失水,导致干燥和瘙痒。干燥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挠抓后易引发炎症反应,形成红疙瘩。建议睡前使用含有神经酰胺或尿素的保湿霜,避免长时间热水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洗澡后立即涂抹保湿产品。
2、过敏反应
接触床单、被罩或枕套上的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皮肤过敏,表现为瘙痒和红疙瘩。建议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过敏材质的床上用品,必要时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非索非那定。
3、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夜间症状可能加重,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风团。挠抓会加重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左西替利嗪,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4、其他因素
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或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夜间皮肤瘙痒。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压力,必要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
晚上皮肤痒并起红疙瘩,需根据具体原因对症处理。通过保湿、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专业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护理和环境卫生,有助于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