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怀疑真菌感染,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镜检通过采集皮屑、毛发等样本直接观察真菌结构;真菌培养将样本置于特定培养基中,观察真菌生长;皮肤病理检查通过活检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和皮肤组织变化。
1、真菌镜检是初步筛查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医生会用刀片刮取患者皮肤、指甲或头发的病变部位,将样本置于载玻片上,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溶解角质层,方便显微镜下观察。真菌菌丝、孢子等结构清晰可见,能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快速,缺点是部分轻度感染可能漏诊。
2、真菌培养是确诊真菌感染的金标准。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到沙氏培养基或其他特定培养基上,在恒温箱中培养数天至数周。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及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可以确定真菌种类。常见的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均可通过培养鉴定。培养结果可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缺点是耗时较长。
3、皮肤病理检查适用于难以确诊的复杂病例。通过皮肤活检获取病变组织,将样本制作成石蜡切片,使用特殊染色方法如PAS染色、银染等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在组织中的形态、分布及皮肤炎症反应可清晰呈现。病理检查不仅能确认真菌感染,还能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湿疹等。缺点是操作有创,费用较高。
皮肤病怀疑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和皮肤病理检查各有优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发现真菌感染后,应及时采取抗真菌治疗,如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或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药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