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特定细菌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具有传染性。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性细菌侵入皮肤后繁殖引起局部组织炎症。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以及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聚集和组织损伤。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脓疱、结痂等症状,伴有疼痛或瘙痒感。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常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革兰氏染色、培养法、PCR技术检测DNA等。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等以评估感染程度。针对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抗生素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重症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以防耐药性的产生。
预防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同时加强自身免疫力,减少被感染的风险。若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TAG:
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