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包括真菌感染,常见的有皮肤癣菌、念珠菌和马拉色菌等。这些真菌通过接触感染、环境传播或自身免疫力下降引发疾病。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改善生活习惯。
1、皮肤癣菌感染
皮肤癣菌是皮肤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常见类型包括足癣、手癣和体癣。这类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容易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治疗上,可以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或酮康唑软膏。对于严重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片。
2、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它可能引发皮肤念珠菌病,表现为红斑、瘙痒和脱屑。治疗时,可以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乳膏或制霉菌素软膏。同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穿紧身衣物,有助于预防复发。
3、马拉色菌感染
马拉色菌是一种常驻于皮肤的酵母菌,过度繁殖可能引发花斑癣或脂溢性皮炎。高温、潮湿和油脂分泌旺盛是其主要诱因。治疗上,可以使用含有酮康唑或硫化硒的洗剂,每周使用2-3次。对于严重病例,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预防皮肤真菌病的关键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鞋袜等个人物品。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增强体质、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