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的骨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坏死,常见的原因包括外伤、药物使用、饮酒等。外伤性股骨头坏死通常发生在髋部受到撞击或骨折后,骨血供应受到损伤,导致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这种疾病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加重,尤其是在跛行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了解外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变化,有助于患者更早识别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外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进行性缩短性跛行:外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进行性缩短性跛行。初期,患者可能只会在活动后感到髋部不适,并伴随轻微的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股骨头的形态发生改变,患者的髋部疼痛加剧,骨盆可能出现倾斜,导致跛行变得更加明显。走路时,患肢的步态发生改变,造成骨盆的倾斜和股骨头的变形,从而形成持续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阶段,跛行通常是间歇性的。患者在走路时可能会感到髋部疼痛,特别是在负重时,表现为走路时出现跛行,但休息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行走时不再出现跛行。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休息后症状并不完全消失,跛行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会逐步增加。
持续性跛行:当股骨头坏死进入中晚期后,疼痛逐渐加剧,股骨头的形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形和塌陷,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关系发生改变。这时,跛行变得持续且无法缓解,患者在任何形式的活动中都可能出现明显的跛行现象。此外,髋关节可能出现半脱位,进一步加重了跛行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