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和紫癜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而紫癜则是一个涵盖多种病因的症状描述,代表皮肤或黏膜下小血管出血引起的色素改变。
过敏性紫癜的原因主要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以及外界刺激有关,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药物、食物或某些疫苗等,可导致毛细血管炎症;症状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对称性、针头至米粒大小的紫斑,多发生在四肢或臀部,还可能伴随腹痛、关节痛及血尿等器官受累表现。而单纯性紫癜则多由血小板减少、小血管脆性增加或凝血障碍引起,可能来自外伤、血液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其表现的紫斑分布广泛,但不一定对称,且一般不伴器官功能异常。
治疗上,过敏性紫癜主要需要针对病因进行调节免疫反应,例如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以及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而单纯紫癜的治疗则根据病因决定,若由血小板减少引起,可用血小板提升药物(如地塞米松、艾曲波帕);因血管脆性增加者,可补充维生素C或维生素P;血液病相关紫癜可能需骨髓移植等针对性治疗。
预防及日常管理中,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的因素,如明确过敏原食品和药物,同时注意增强免疫功能。单纯性紫癜患者需避免血管过度受压或长期使用抗凝血药物,并注意补充必要的维生素。若出现反复紫癜、剧烈腹痛、持续血尿等重症表现,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在疾病恢复期,患者需注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心理健康,以降低复发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