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在儿童中需要引起重视,这是一种因免疫异常导致的小血管炎症疾病,虽然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可以自行缓解,但部分病例可能出现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就医和科学处理尤为重要。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和药物反应等都可能是诱因。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常对称分布在四肢伸侧)、关节疼痛、腹痛以及尿液异常等症状。如果紫癜局限于皮肤,病情可能较轻;但如果合并肾脏损伤(如血尿、蛋白尿),治疗难度和风险会随之增加。儿童抵抗力较弱且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感染的影响,家长需要特别关注早期迹象,尽早干预。
一旦确诊,治疗以对症和减少并发症为目标。对于轻度病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休息和观察,同时避免过敏原刺激;饮食应清淡温和,例如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和蔬菜,避免海鲜、牛奶等可能的致敏食物。中度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抗炎药(如布洛芬)控制症状;如果病情波及肾脏或消化道出血,医生可能会选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严重病例可能还需住院进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的干预,甚至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恢复期间,要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确保无进一步损害。
家长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督促患儿保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另一方面,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紫癜区破溃感染。同时,细心留意孩子的食物耐受度,逐步排查可能诱发的过敏原。当病情缓解后,也不可疏忽,需继续监测至少半年,特别是尿检结果,以防病情复燃。即便面对复杂的病程,信心和耐心始终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