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小血管炎症疾病,虽然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但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脏、消化系统等器官受累,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引起重视并尽早就医诊治。
过敏性紫癜的具体表现包括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通常分布在下肢和臀部区域,不会因为按压而褪色。部分患者还伴有腹痛、关节疼痛以及血尿、蛋白尿等肾脏问题。老年人发病的原因多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如寒冷、感染等)以及药物反应相关。生理上,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年轻人低下,加之血管壁老化,容易产生炎症反应。感染是常见诱因,包括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和病毒感染(如流感等)。另外,外部摄入某些药物、食物或偶然接触到某些过敏原,也可能诱发本病。
治疗主要以消除诱因和防止并发症为目标。药物方面,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若伴有严重炎症,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关节疼痛,肾脏累及时需激素治疗(如泼尼松)以控制病情。护肾治疗还需结合降压药物(如贝那普利),以避免进一步损害。对于轻症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建议避免高盐饮食,选择抗氧化食材(如绿叶蔬菜和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保持规律作息。恢复期间适量散步增强循环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护下肢血管。
平时可从预防感染和增强免疫系统入手,加强营养摄入,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减少接触冷刺激或过敏原。如果出现皮肤、关节、腹痛、尿液异常等问题,应尽早咨询医生,进行尿液检查、炎症指标检测等。对于患病老年人家属而言,关心和陪伴非常重要,不仅要关注身体状况,也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