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抽动症的孩子来说,除了必要的专业干预,日常的居家调理同样至关重要。目标并非“消除”抽动,而是通过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缓解焦虑和释放身体紧张,从而让状况越来越好。以下两个温和而有效的动作,在家就能轻松完成,核心在于坚持与营造轻松的氛围。
动作一:腹式深呼吸——“安抚神经的镇静剂”
抽动常常在紧张、焦虑时加剧。腹式呼吸能直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它是身体的“刹车”,帮助孩子从“战斗或逃跑”的应激状态中平静下来。
具体方法:
1.让孩子舒适地躺下或坐着,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腹部。
2.引导他用鼻子缓缓吸气,心里默数4秒,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鼓起,而胸口的手基本不动。
3.然后,用嘴巴缓缓吐气,心里默数6秒,感受腹部向内收缩,将气体完全排出。
关键作用:这个简单的动作能有效降低心率、稳定情绪,当孩子感觉到抽动冲动来临前或感到紧张时,练习几分钟,能帮助他找回身体的掌控感。
动作二:渐进式肌肉放松——“识别与释放紧张的身体扫描”
抽动症孩子可能长期处于无意识的肌肉紧张状态。这个练习能教会他们辨别“紧张”与“放松”的区别,并有意识地释放身体压力。
具体方法:
1.引导孩子从脚趾开始,先用力蜷紧脚趾,保持5秒,感受那里的紧张感。
2.然后,瞬间完全放松脚趾,体验20-30秒放松后的柔软和温暖感。
3.接着依次向上,重复“紧张-放松”的循环:小腿、大腿、臀部、手、手臂、肩膀,甚至到面部(如用力挤眼再放松)。
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性地收紧和放松全身肌肉群,孩子能学会主动解除身体的“紧绷警报”。这不仅能在练习后带来深度放松,更能提高他们对身体信号的觉察力,从而更好地管理抽动。
重要提示:请将这两个动作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日常,每天固定时间练习10-15分钟。父母的耐心陪伴与鼓励至关重要。当孩子通过这些方法感受到对身体更强的控制力时,他们的自信心会随之增长,这本身就是一剂强大的“良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