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正规儿童医院)

重庆好的儿童医院

重庆专治自闭症医院

孩子不长个,到底是“晚长”还是“矮小症”?重庆儿科周承医生教你辨清楚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大家好,我是重庆儿科周承医生。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为孩子身高焦虑的家长,不少人都以为孩子只是“晚长”,再等等就能赶上来。但事实上,真正的“晚长”比例不足5%,而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

盲目等待可能会错过干预黄金期。今天,作为儿科健康科普作家,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辨别孩子是“晚长”还是存在“生长迟缓”。

01晚长与矮小症,别再傻傻分不清

在医学上,“晚长”被称为“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确实有这部分孩子,他们的青春发育期会晚于同龄人。

这类孩子通常有家族遗传倾向,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也有类似的晚长经历。他们的骨龄会稍落后于实际年龄,但年身高增长一般在5厘米左右。

而真正的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

通俗来说,就是把100个同龄同性别孩子按身高排序,后3名就达到矮小症标准了。

02这些表现,提示孩子可能生长迟缓

作为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问题呢?以下几点需要警惕:

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应达到5-7厘米。如果一年增长不到5厘米,甚至只有3-4厘米,就要引起重视。

长期坐在班级前排:孩子身高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以上,在班级总是坐前排。

骨龄明显落后:通过骨龄检查发现,孩子的骨龄比实际年龄小2岁以上,而且身高水平与骨龄不匹配。

生长曲线下滑:定期测量身高后绘制的生长曲线,出现向下偏离的趋势。

03孩子长不高,背后原因不止一种

孩子身高增长缓慢,背后可能有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营养不够”那么简单:

内分泌因素: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会直接影响身高增长。这类孩子年生长速率常低于5厘米。

遗传因素:有些身高落后与遗传代谢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有关,如特纳综合征。

营养失衡:不是吃得少,而是关键营养素(优质蛋白、维生素D、钙、锌)缺乏或吸收不良。

睡眠不足: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长期熬夜会影响其分泌。

性早熟:看似前期长得快,但骨龄飞速进展,会透支未来的生长空间。

04家长常见误区,你中了几个?

在门诊中,我发现家长们对孩子身高存在不少误区:

“爸妈高,孩子一定高”:遗传因素只占身高的70%左右,后天因素同样重要。而且,高个子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比父母矮。

“孩子矮,肯定是晚长”:如前所述,真正的“晚长”比例很低,多数“看似晚长”的现象,实际上是各种生长障碍的表现。

“骨龄偏大就长不高”:骨龄是动态变化的,单次骨龄检测仅反映当下状态,需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不高就打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有严格适应证,并非全能,且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05科学管理身高,家长可以这样做

面对孩子身高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科学管理身高的建议:

定期监测,绘制生长曲线:从孩子出生起,至少每年详细记录身高体重数据,并绘制生长曲线图。建议每3-6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

保证均衡营养:遵循膳食指南安排饮食,保证优质蛋白、含钙食物的摄入。严格控制碳酸饮料、油炸食品及反季节水果的摄入。

重视睡眠:学龄前儿童每天保证10-13小时睡眠,中小学生需8-10小时。尽量在晚10点前入睡。

适量运动:每天保证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以纵向运动为主,如跳绳、打篮球等。

及时就医:当发现孩子身高明显落后或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孩子的生长是一条单行道,一旦错过便无法重来。当发现孩子身高落后或年增长不足5厘米时,别再简单地归咎于“晚长”,科学的矮小症筛查可以帮助找出真正原因。

定期监测、科学评估,才能在黄金窗口期,为孩子推开那扇通往未来的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小儿惊厥,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包括脑瘫),小儿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综合征等诊治工作

擅长:孤独症、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脑瘫、癫痫、遗尿等神经行为发育疾病的诊疗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