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每天都会接诊不少为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焦虑的家长。"宋医生,我家孩子上课像屁股长了钉子,不到5分钟就想动;写作业磨磨蹭蹭,一道题能玩半小时橡皮……"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心声。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观察。孩子上课坐不住确实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但原因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都是大家常说的"多动症"。今天,我就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01如何区分活泼好动与多动症?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难以区分孩子是单纯的活泼好动,还是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正常情况下,他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
而真正的ADHD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与普通孩子有着本质区别:
持续性: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广泛性:在学校、家庭等多个场合都会出现;
严重性:明显影响学习和社交功能;
与年龄不符:行为表现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应有的水平。
0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
ADHD主要表现为三大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这些症状会直接损害孩子的学业、社交、情感和认知功能。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很多家长误解,是认为孩子的行为是"不听话"或"故意捣乱"。请记住:"A娃"的问题是能力问题,而非态度问题。
具体表现为:
极易因外界无关刺激而分心;
在学习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
经常显得"听而不闻",好像没听你说话;
逃避、反感需要持续脑力劳动的任务(如家庭作业);
做事缺乏条理,经常丢三落四(如遗失文具、课本);
日常生活中非常健忘。
活动过度,不只是"活泼"那么简单
多动症孩子的活动过度有其特点:
在不合适的场合奔跑攀爬;
无法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小动作繁多;
总是"动力十足",像装了马达;
话多,难以安静地玩耍。
在教室里,他们可能表现为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
冲动控制差,行动先于思考
冲动性表现为:
在问题还没问完时就抢着回答;
难以耐心排队或等待;
经常打断或闯入别人的活动或谈话;
行事鲁莽,不考虑后果。
03被忽视的ADHD表现:安静的多动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ADHD孩子都表现为多动。有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可能并不多动,但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这类孩子往往表现为:
上课时看似安静,实则思想"神游";
学习效率很差,成绩落后;
经常感到自卑、焦虑、不合群;
做作业拖拉到很晚,睡眠质量差。
由于这类孩子不干扰课堂秩序,她们的问题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忽视,通常发现时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04孩子坐不住,家长怎么办?
当发现孩子有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家长首先需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以下是一些建议:
先观察,再判断
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不仅要看在家情况,还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
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
给孩子设置专门的学习环境,桌面上不要有容易让孩子分心的杂物。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保证上课时全神贯注。
寻求专业评估
如果孩子的问题持续存在且影响学习和社交,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孩子上课坐不住的原因很多,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严谨评估,家长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家长需要像对待近视、哮喘一样对待ADHD——它是一种生理性疾病,需要理解、接纳和科学管理,而非批评、责骂和惩罚。
我们的目标,不是"改造"孩子,而是理解他的大脑工作方式,为他提供恰当的引导和支持。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培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