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增长不能让多动症症状完全“隐身”。虽然部分多动症患者的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轻,但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延续至成年。
症状可能减轻的原因
大脑发育:多动症可能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不成熟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与注意力和行为控制有关的区域逐渐发育成熟,一些多动、冲动的表现可能会有所改善。
环境与心理因素:良好的环境支持对多动症症状的缓解有积极作用,如支持性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资源等。此外,一些人在成年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更加专注和集中注意力,这可能会减轻多动症的症状。
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神经生物学变化:多动症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例如,多动症患者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下降,会导致患者注意力难以集中,控制冲动的能力降低,而这些生理变化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恢复正常。
共病问题:多动症患者常常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共病可能会导致多动症症状的持续存在,或者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较为严重的孩子,多动症的影响更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即使到了18岁以后,仍可能面临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控制困难等挑战,进而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需要持续关注他们的症状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生活和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