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核心差异:表象相似的两种症候
学习障碍(L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常被家长混淆。前者表现为特定领域学习能力滞后,如阅读障碍儿童常出现"形近字混淆"(《诸病源候论》谓之"目视不明"),但专注力相对正常;后者则以注意力涣散、多动冲动为核心特征,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述"阳盛则躁动"之证。
二、中西医结合辨证体系
1.西医诊断维度
ADHD三联征:持续性注意缺陷(课堂走神>6个月)、无目的性多动(非任务驱动性)、情绪调控障碍
LD特异性表现:智力正常但特定技能显著落后同龄人2个标准差以上(DSM-5标准)
2.中医病机溯源
多动症属"肝风内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小儿肝常有余",重庆中西医儿科周涛主任临床发现,65%患儿伴随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肝阳上亢之象
学习障碍多责"心脾两虚":《灵枢》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临床常见面色萎黄、纳差便溏等证候,与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密切相关
三、经典医案中的鉴别要点
明代《幼科发择》记载:"王姓童子,年九岁,诵读不能成句,然静坐可半时辰"。周涛主任解析此为典型阅读障碍伴注意力正常案例。而清代《续名医类案》中"李氏子,坐立难安,日毁器物数件",则属典型ADHD表现。
四、综合干预策略
ADHD三维疗法
西药:中枢神经兴奋剂配合行为训练
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熄风
耳穴压豆:取神门、心、肝等穴调节脏腑气机
LD特色康复
西医:个性化教育计划(IEP)
中医:归脾汤配合百会、四神聪穴位按摩
食疗方:核桃仁粥补益髓海(《饮膳正要》)
五、家长实用观察指南
观察维度学习障碍多动症专注持续时间兴趣领域可专注任何事均易分心行为目的性选择性完成任务无目的性肢体活动情绪反应挫败时易焦虑冲动性情绪爆发重庆中西医儿科周涛主任特别提醒:约20%患儿存在共病现象,需通过韦氏智力测试+中医四诊合参精准鉴别。建议发现异常时尽早就诊,把握5-8岁黄金干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