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走神是让家长们颇为头疼的问题,这究竟是普通的注意力问题还是多动症呢?以下是专家的解读:
普通注意力问题
特点:正常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走神现象,比如当学习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或者周围环境干扰较大时,孩子可能会分心。但这种走神通常是偶尔发生,且在家长或老师的提醒下,孩子能够较快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当前任务上。例如,孩子在听一场乏味的讲座时可能会走神,但在做自己喜欢的手工时却能专注较长时间。
影响因素:睡眠不足是常见因素之一,孩子如果晚上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大脑处于疲劳状态,第二天就容易走神。饮食方面,若孩子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或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铁、锌等,也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家庭环境不稳定,如父母经常争吵,会使孩子心理上产生不安,从而影响注意力。
多动症
特点:多动症孩子的走神表现更为频繁和严重,具有持续性和普遍性。他们往往难以在任何活动中保持注意力,不仅仅是在学习时,玩耍、做游戏等活动中也会频繁分心。例如,在玩拼图游戏时,多动症孩子可能会不断地放下手中的拼图块,去关注其他事物,很难坚持完成任务。而且,多动症孩子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外,还伴有多动和冲动的症状。他们可能手脚小动作多,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甚至会在课堂上擅自离开座位。在行为上比较冲动,经常不经过思考就行动,比如在集体活动中抢着回答问题,打断别人的讲话。
影响因素:多动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会增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也被认为是导致多动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异常,会影响大脑对注意力、行为控制等方面的调节。此外,母亲在孕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或者孩子在出生时出现早产、低体重、脑部缺氧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几率。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走神,且在其他方面表现正常,那么很可能是普通的注意力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改善学习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但如果孩子的走神情况严重,同时伴有多动、冲动等症状,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