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性发烧,也被称为小儿变蒸或生长热,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暂时性、低热状态。要判断是否为生长性发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体温测量
使用温度计测量孩子的腋下体温,确保在测量前将腋下汗液擦干,并将水银温度计甩到35°C以下。
如果测量的体温在36.9~37.2°C之间,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如果体温超过37.3°C,且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伴随其他生长性发烧的特征,则可能是生长性发烧。
二、伴随症状
生长性发烧的孩子通常不会出现咳嗽、打喷嚏、头痛、精神萎靡等明显的感染症状。
他们可能只是表现出低热,偶尔伴有烦渴、出汗、全身酸痛、嗜睡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生长性发烧时孩子的面色和唇色通常正常,精神也不会萎靡不振,呼吸也很平稳舒缓。
三、特殊表现
生长性发烧的孩子有时会出现耳朵发凉的现象,这是因为耳朵作为末梢的一部分,在体温上升期时末梢循环不好所致。
另外,有些孩子可能会在嘴唇里长白色小泡,这也是生长性发烧的一种可能表现。
四、就医检查
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C,或者出现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沉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病理性原因。
五、处理方法
当确定为生长性发烧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可以通过物理方法给孩子降温,如用毛巾浸温水擦拭身体等。
避免给孩子使用退烧药等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判断生长性发烧需要综合考虑体温测量、伴随症状、特殊表现以及就医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儿科专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