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的早期表现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宝宝的健康都是家里人的头号大事,但万一早产的宝宝患了脑瘫怎么办呢?究竟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呢?
脑瘫的早期表现:
1、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存在有脑瘫的高危因素。例如怀孕期的感染、风疹、严重的妊高症,出生时的窒息,早产,出生后的颅内出血,严重的黄疸等。
2、小儿出生后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经常出现呛奶、吐奶。
3、过分安静,哭声弱或多哭不易安抚,易受惊吓。
4、身体发软,主动运动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四个月以上,则可诊断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5、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增强的表现,在一个月时既可见到。还可见到异常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如持续四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6、反应迟钝或呼叫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
7、头围异常
8、不笑:如果两个月不能微笑、四个月不能出生笑,可考虑智力低下。
9、手握拳:如果四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10、头不稳:如果四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身体扭转:3~4个月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有椎体外系损伤。
12、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
当您的小宝贝有这些表现时,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宝宝是不是有脑损伤的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或减少脑瘫的发生。
孕期中怎样预防胎儿脑瘫
脑瘫,又称大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小儿脑瘫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但给一个家庭带来治疗负担,而且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造成伤害。
准妈妈在孕期中,应该怎样预防胎儿脑瘫呢?
1、按时做产前检查。
孕妇按期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大措施。在检查时,可由医生向孕妇及其家属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假如发现胎儿有异常,也可及早采取措施,以免小儿脑瘫及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发生。
2、饮食均衡补充营养。
研究表明,孕妇营养不良经常导致低体重儿的出生或胎儿的脑发育不良,从而引起小儿脑瘫。缺碘母亲所生的婴儿往往有神经系统缺陷表现。母亲缺铁除引起自身的贫血外,还可影响婴儿的智能。为了防止胎儿的脑发育不良,孕妇必需特别留意营养。
3、预防疾病。
孕妈妈在妊娠期的外伤与小儿脑瘫有密切的关系,预防感染性疾病是十分重要的小儿脑瘫的预防措施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因为人们保健意识比较差,很多妊妇在怀孕期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胎儿的脑部受到损害,造成先天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