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也称为面神经麻痹,是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面瘫的发病率极高的原因,首先是其结构和经路的复杂性造成的,人体还没有任何一个神经有如此曲折的行程。
面神经是由面神经核团发出,在脑桥内其纤维行进路线就十分怪异,它不是直接向脑外出发经桥延沟出脑,而是先跑到展神经核周围绕了一圈之后,才从桥延沟出脑,经内耳门与前庭神经、耳蜗神经一起,进入内耳道。
从神经系统的病变的归属上,可分成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中枢的大脑皮层、内囊、中脑、脑桥、第四脑室的外伤、肿瘤、炎症等均可以造成中枢性面瘫的表现;而在桥小脑角、内耳道、迷路、内耳、中耳、乳突、茎乳孔附近的任何外伤、炎症、血供障碍、肿瘤等病变均可以引起周围性面瘫。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大多是周围性面瘫,其神经损害是发生在面神经核团发出神经以后的行程中出现的伤害。其中大多数则是面神经血供不足引起的面瘫,以中老年贝尔氏面瘫为主流。另外,炎症性也比较多见,其中又以带状疱疹多。
往往是一觉醒来,发现口角歪斜,吃饭时一侧面颊无力,说话也受影响,舌头味觉也感觉减退,吃东西无味。大多数情况下,眼睛睁闭尚可,也有泪液。如果眼睛睁闭和泪液也有问题,则面神经受累的范围则可能已经达几乎全段了。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与预后
一般患者在患病后1-2月恢复,3个月后扔未恢复者,多会留有后遗症。合并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着预后较差。急性期(发病后7-10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恢复期(病后10-45天),面神经水肿基本消除,但面神经的兴奋性仍没恢复,治疗主要采用兴奋性技术,是面瘫症状改善快的阶段;预防痉挛期,经治疗,症状一般都会有明显恢复,但仍有些患者遗留一些症状。即使有些症状还没完全恢复,本阶段不宜继续采用患侧面部强刺激治疗,以避免出现面肌痉挛。
另外,面部肌电图可帮助判断预后,如果患侧面部诱发动作电位M波的波幅为健侧的30%或以上,可望2个月内恢复;如果仅为10%或以下,多预后不良,可伴有面肌痉挛。
患上面瘫后不要紧张,面瘫属于自限性疾病,在起病加重期过后,患者开始进入恢复期。神经炎性反应后20天后,神经传导功能出现部分恢复,肌肉运动见细微运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患者应保持放松心态,保证睡眠,对患侧面肌热敷,轻柔按摩,使肌肉保持完好状态,一旦神经功能恢复就转变成肌肉运动。
肌肉功能恢复过程中,因为力量的不均衡,会在勉强完成面部表情肌动作过程中形成难以治疗的面肌联带动作。对患侧肌肉进行热敷是必需的,只要加热即可达到肌肉放松的目的,用热毛巾,温度在40℃〜50℃即可。对患侧肌肉进行按摩,不要力量过大。神经肌肉康复仪不,因为只对肌肉进行拉拽,忽略肌肉解剖功能,会导致联动。特别强调,一定不要针对患侧脸进行各种形式的锻炼,如用力吹气球等动作。
患者在面瘫恢复过程中要少做表情,少说话。只要电反应好,没有接受过创伤大的治疗,绝大部分的面瘫都会达到几乎痊愈。部分患者因为感染较重,神经损害明显,恢复时间较长,个别会演变成面肌痉挛。所以说治疗面瘫尽量不要选择创伤性方法。
面瘫发病的早期,特别是急性期,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减少用眼。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摄入高蛋白食物,尤其不要饮酒。咀嚼可以双侧均匀使用,不必只使用单侧。病程超过一个月的面瘫患者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不要进食坚硬食物,包括动物骨骼类食品。注意保暖,特别避免患侧面部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