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由于活动受限,护理需兼顾疼痛缓解、预防并发症及维持身体机能。重庆黄泥磅医院医生指出,科学的护理对患者的舒适度提升和恢复有重要作用。
一、做好皮肤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易受压迫和摩擦,尤其是疼痛区域的皮肤更需精心保护。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用温水擦拭身体,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擦拭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摩擦疼痛部位,以防加重不适。若皮肤出现干燥脱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和的保湿用品。同时,要定期检查皮肤状况,观察是否有压红、破损或感染迹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合理管理疼痛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情绪,需采取措施缓解。可按照医生建议按时使用止痛药物,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若疼痛无缓解或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此外,可通过调整体位、减少疼痛部位的压迫等方式减轻疼痛。环境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帮助患者放松,间接缓解疼痛感受。重庆黄泥磅医院医生强调,疼痛管理需持续关注,确保患者在可耐受的范围内度过卧床期。
三、定期调整体位
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易导致压疮和肌肉僵硬,需定时为患者调整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牵拉疼痛部位的皮肤和肌肉,可在患者身下垫软枕或气垫,减轻局部压力。调整体位后,检查疼痛区域是否受压,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同时,适当为患者活动四肢,进行简单的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四、注重饮食与营养
长期卧床患者胃肠功能可能减弱,饮食需兼顾营养与易消化。以清淡、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鸡蛋、瘦肉、蔬菜、水果等,保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进食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避免呛咳。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若患者进食困难,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形态,如将食物制成糊状或流质,确保营养摄入。
五、关注心理状态
长期卧床和持续疼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时应多与患者沟通,倾听其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讲述新闻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帮助其保持积极心态。鼓励家属多陪伴,参与护理过程,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重庆黄泥磅医院医生表示,心理状态与疼痛感受密切相关,良好的情绪管理能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配合护理促进恢复。
六、预防并发症
除皮肤问题外,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应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患者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