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峰主任讲解重庆黄泥磅医院

重庆黄泥磅面神经医院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系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反复发作的撕裂样疼痛。三叉神经痛的年发病率为5.5/10万~15.5/10万,患病率约为45.5/10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者称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凡由三叉神经行径中的肿瘤、炎症、脱髓鞘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颅骨疾病等病因所致者,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90%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略高于男性,女:男=3:2。95%以上的病例为单侧发病,只有极少数病例为双侧发病。40岁以下双侧发病者应考虑多发性硬化之可能。

2.疼痛的部位

绝大多数病例的疼痛位于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第2支(上颌神经)或第3支(下颌神经),只有少数病例(<5%)位于第1支(眼神经)。

3.疼痛的性质

疼痛常呈刀割样、撕裂样、电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呈发作性,常突然开始,骤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分钟不等。疼痛常由某一痛点开始,并沿受累神经分布区放散,偶尔可从三叉神经的一支扩散至另一支的分布区。

4.疼痛的诱发因素

疼痛虽无先兆,但可因进食、咀嚼、洗脸、刷牙、剃须、说话、咳嗽等活动诱发。常因恐惧疼痛发作,不敢做上述动作。大约半数病例在病侧鼻部、口角、颊、唇、舌或齿根部有疼痛的触发点,或称“扳机点”。

5.发作时症状

疼痛发作时可出现面部潮、红、球结膜和鼻黏膜充血、流泪和流涕等症状。因颜面的反复搓揉以缓解疼痛,可出现病侧面部皮肤粗糙、擦伤和眉毛脱落。吮唇、咀嚼等亦可使部分病例缓解疼痛。有的病例受累区域感觉过敏或面部痉挛,反复发作及疗不佳者多伴有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眼睑痉挛、偏头痛等各种颅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后遗症、梅杰综合征、面瘫、眼睑痉挛、偏头痛等各种颅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擅长: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眼睑痉挛、偏头痛等各种颅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