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亢以后的危害有哪些呢
对于很多的疾病来说,我们认为它们离我们很远,其实却离我们很近。对于甲亢这种疾病来说,就是一种经常会在生活中出现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之后,不仅仅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
1、影响社交:由于患者心烦易怒,声高气粗,常表现为爱发脾气,极易与人吵架,极大影响与家人及他人的关系。
2、影响劳动及工作的效率:甲亢患者,心冲气促,失眠多梦,劳动及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眼突,眼皮闭不紧或双眼复视等眼睛病变,严重者后还有失明之虞。
3、引发糖尿病:甲状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甲亢时超生理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更强,并且可以促进肠葡萄糖的吸收及促进糖原异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导致糖尿病。
4、引发心血管病:因为心肌细胞上t3受体较多,所以心血管系统对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强烈,导致心脏耗氧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甲状腺激素长期作用心脏,容易导致心脏变得肥大,出现心房纤颤,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5、引发肝病:甲亢引起肝脏损害的原因是、甲亢时氧消耗增多,导致肝脏相对供氧不足,甲亢时分解代谢明显增加,造成肝糖原耗损增加,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消耗过多,甲亢患者由于心力衰竭致使肝静脉淤血及肝小叶中央坏死,并发感染和休克。
6、引发肾小管性酸中毒: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免疫病变部位不仅限于甲状腺,也同时发生在肾小管。肾小管的病变导致肾小管酸化尿液的功能障碍,即酸性物质不能由肾小管分泌出来尿液排泄,因此积蓄在血液中而导致酸中毒。
希望大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更加的关注我们的身体,对于一些疾病,例如甲亢等做好预防工作。因为很多的疾病看起来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却会严重的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碘剂治疗甲亢原理
在治疗甲亢过程当中,我们肯定都听说过碘剂,碘剂对于甲亢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我们应该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之下正确使用,避免自己盲目治疗。因为碘剂可能会有很多,所以我们应该在使用过程当中注意,而且要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摄入。那么,碘剂治疗甲亢的原理是怎样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诊断
1.近期有碘剂摄入量增加的历史,临床有甲亢表现:心动过速,出汗,乏力、体重下降等。
2.实验室检查血FT4升高,FT3也升高,但与T4升高不成比例;TSH降低;吸碘率降低(2型碘致甲亢)。
3.甲状腺扫描可发现“热区“的存在(仅见于“甲状腺功能自主热结节“患者)。
4.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甲亢。
二、治疗
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对有自缓性,治疗必须停止补充额外碘剂,由于甲状腺碘贮存和血浆碘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往往持续数周至数月,停止额外碘剂后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以自然缓解,轻者可单用β阻滞药,重者可以短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外科手术一般不需要,由于甲状腺摄碘率低,不宜行放射性碘治疗,胺碘酮所致甲亢可以同时合用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和高氯酸钾1g。3周就可以看到效果,治疗持续2个月,开始每周检测甲状腺功能,因为高氯酸钾有抑制骨髓,每2周检查血常规,必要时骨髓检查,治疗持续8周,如果T4下降到正常值范围,停止高氯酸钾,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如果治疗2~4周T4仍然升高,需要将强的松增加到40~60mg/天。甲亢控制不满意个例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由于碘具有诱发甲亢的特性,因此在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时,碘的用量应适当,尤其甲状腺有结节者更需注意,对非缺碘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应避免使用碘剂,对长期服用胺碘酮者应注意随访。碘致甲亢中近一半的患者停药后可自愈,平均时间约为5.5个月。
三、预防
碘致甲亢多发生在有甲状腺异常的患者,所以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肿、甲亢、慢性甲状腺炎等)的患者需要避免一些高碘食物和药物(如海带、紫菜、碘造影剂和胺碘酮等),如果因为治疗或其他原因需要服用高碘食物或药物时,治疗中和治疗后需要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