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强直患者看到瑜伽的拉伸动作会犯怵:“脊柱本来就僵,练瑜伽会不会越拉越疼?”其实,强直患者并非不能练瑜伽,反而选对体式的瑜伽能帮脊柱维持灵活性、放松周围肌肉。但关键在于避开“伤脊柱”的体式,用温和的方式练习,才能让瑜伽成为护脊柱的助力,而非负担。
先说说强直患者练瑜伽的核心原则——“不强迫、不挤压脊柱”。瑜伽的目的是让身体放松、关节活动,而非追求“动作标准”或“身体柔韧”。对强直患者而言,任何需要脊柱过度弯曲、扭转或承受过大压力的体式都要谨慎,练习时始终以“脊柱舒适无疼痛感”为前提,哪怕动作幅度小,只要能活动到关节即可。
适合强直患者的瑜伽体式,多是温和拉伸、能辅助脊柱保持自然曲线的类型。比如“猫牛式”:双手双膝撑地,呈四点支撑姿势,保持背部平直,然后缓慢抬头,腰部自然下沉(牛式),再缓慢低头,背部轻轻向上拱起(猫式),动作全程缓慢,感受脊柱的逐节活动。这个体式能温和唤醒脊柱,放松腰背部肌肉,且不会让脊柱承受额外压力,练习时注意幅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宜,不用刻意追求拱背或下沉的程度。
再比如“婴儿式”:双膝分开与髋同宽,臀部向脚跟方向靠近,上半身向前俯身,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向前伸展,额头轻贴地面(若额头贴地困难,可垫一块薄毛巾)。这个体式能让脊柱处于放松状态,缓解腰背的紧绷感,尤其适合练完其他动作后放松。如果臀部无法贴近脚跟,不用勉强,保持自然距离即可,重点是让脊柱得到舒缓。
还有“靠墙站立伸展式”:背部贴紧墙面,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然后缓慢将双臂向上举过头顶,掌心相对,手臂贴紧墙面向上伸展,感受脊柱向上延展的力量。这个体式能帮助调整脊柱姿势,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时注意背部始终贴墙,避免含胸,手臂伸展到感觉舒适的位置即可,不用过度拉伸。
而有些瑜伽体式则需要强直患者尽量避开。比如“深度前屈式”(双腿伸直、身体直接向前弯腰触碰地面),这种体式会让脊柱过度弯曲,加重强直患者的脊柱压力,可能引发疼痛或加剧僵硬;还有“坐姿深度扭转式”(双腿盘坐、身体向一侧大幅度扭转),过度扭转容易挤压脊柱,对强直患者的脊柱健康不利;倒立类体式(如头倒立、手倒立)则会让脊柱承受全身重量,风险较高,不建议尝试。
另外,强直患者练瑜伽还有几个重要注意事项。练习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比如先做几分钟轻柔的脊柱转动、髋关节活动,让身体慢慢“热起来”,避免突然拉伸引发不适;练习过程中若感到脊柱发紧、疼痛,要立即停止动作,不要硬撑;每次练习时间不用太长,以身体不疲劳为宜;建议在有经验的瑜伽老师(了解强直病情)指导下练习,老师能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体式,避免错误练习伤脊柱。
需要提醒的是,瑜伽只是强直患者日常脊柱护理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规范治疗。如果练习后出现脊柱疼痛加重、僵硬加剧等情况,要及时暂停并咨询医生。选对体式、温和练习,瑜伽就能成为强直患者护脊柱的好帮手,让脊柱慢慢保持灵活性,减少日常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