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症往往时轻时重,及时掌握炎症变化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其实不用频繁跑医院,在家就能通过几个简单方法自测关节炎症情况。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的医生也常建议患者掌握这些方法,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首先方法是“晨僵时间测试”。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典型的炎症信号,炎症越重,晨僵时间越长。自测时可以这样做:早上醒来后不要立刻活动,记录从起床到关节僵硬感完全消失、能灵活活动的时间。如果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甚至持续1-2小时,说明关节炎症可能在加重;如果晨僵时间比之前缩短,比如从40分钟减到15分钟,往往意味着炎症得到了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时要保持平时的起床习惯,不要刻意活动关节,这样结果才更准确。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的很多患者都坚持记录晨僵时间,复诊时把数据带给医生,能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判断病情。
第二个方法是“关节肿胀触诊法”。炎症活跃时,关节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滑膜发炎导致积液增多。自测时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关节部位,比如手指关节、手腕、膝盖等。正常的关节按压时是硬实的,没有疼痛感;如果按压时感觉软软的,像按在“水袋”上,或者按压时疼痛明显,说明关节可能有肿胀和炎症。还可以和健康的对侧关节对比,比如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压右手食指关节,再换过来按压左手食指关节,感受两侧的硬度和疼痛感是否有差异。如果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者多个关节同时出现肿胀,建议及时和医生沟通。
第三个方法是“日常活动能力评估”。关节炎症会直接影响活动能力,炎症加重时,很多日常动作会变得困难。可以通过几个简单动作来评估:比如能不能顺利握紧拳头、能不能自己系鞋带、上下楼梯时膝盖是否疼痛、拧瓶盖时手腕是否用得上力。如果这些动作比平时更费劲,或者做的时候明显疼痛,说明炎症可能在影响关节功能。可以给自己打分,比如用1-10分表示难度,1分是轻松完成,10分是完全做不了,每天记录关键动作的得分,连续几天分数上升,可能就是炎症加重的信号。
除了这三个方法,还有一些细节能辅助判断,比如关节是否发红、发热,夜间是否因关节痛醒来等。如果发现炎症有加重趋势,比如晨僵时间变长、多个关节肿胀、日常活动受影响,除了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还可以采取一些临时缓解措施,比如用温水泡关节、做简单的关节拉伸动作,避免剧烈活动。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居家自测方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替代医院的专业检查。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强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定期到医院做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结合影像学检查,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炎症程度。但掌握居家自测方法,能让患者更主动地管理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避免炎症长期活跃对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如果通过自测发现关节炎症有加重迹象,别犹豫,及时到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就诊,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炎症,保护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