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在行走时会感到腿部疼痛、酸胀,甚至走不了几步就需要停下来休息,很多人以为这是“老寒腿”或关节炎,殊不知这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信号。这种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需要截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症状及预防方法。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
(一)早期症状
下肢发凉、麻木:患者常感觉腿部冰凉,尤其在寒冷天气中更为明显,部分患者还会有麻木感。
间歇性跛行: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如200米左右)会出现小腿酸痛、乏力,需要停下来休息,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但再次行走时又会重复出现。
(二)中期症状
静息痛: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下肢疼痛,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明显。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血管狭窄导致的缺血,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
(三)晚期症状
溃疡或坏疽:在病情严重时,下肢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疡,甚至坏疽。这些溃疡通常难以愈合,且容易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二、真实案例
案例一:王奶奶的痛苦经历
王奶奶今年80岁,几年前开始出现走路时腿部酸胀、疼痛的症状,休息后可以缓解。但随着时间推移,她能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甚至完全无法出门。她曾多次住院治疗,但症状始终没有明显改善。直到在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过血管外科的介入治疗后,症状才有所缓解。
三、如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一)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吸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二)控制基础疾病
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严格控制这些指标。
(三)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筛查:年龄超过50岁,尤其是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下肢血管检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虽然常见,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如果你或家人有上述症状,尤其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建议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是西南地区大型血管病专科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综合开展静脉曲张、腹主动脉瘤、脉管炎、前列腺增生、血管瘤、老烂腿、动脉硬化、脉管畸形、深静脉血栓、静脉炎、血管炎、淋巴水肿等血管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同时是四川省、成都市医保定点医院和新农合定点医院。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优秀人才团队,同时,医院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ETVV静脉腔内综合治疗体系”,“智能腔内综合治疗体系”,针对血管类疾病有着专业的治疗方法。
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可以随时与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医院到公众浩找薛春梅进行交流,专家联系方式:028-87387736,公众浩:薛春梅或者直接搜索:cdcsxgb001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在线挂号,线上询问专家,提前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