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气的宣发肃降是维持呼吸与水液代谢的核心。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专家李晓荣主任指出,肺气不通是慢性咳喘、痰多、气短等呼吸系统问题的重要病机,其典型表现可归纳为五大类:
一、肺气不通的五大核心表现
气机壅滞型咳喘:以干咳无痰或痰白清稀为特征,伴随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尤其夜间咳嗽加重,需警惕气道高反应性。
痰饮内停型黏痰:痰多黏稠难咳,晨起咽喉异物感明显(梅核气),痰黄稠伴口干口苦提示痰湿化热。
气滞血瘀型胸痛:胸部刺痛或闷痛,固定不移,慢性肺病患者需警惕肺络瘀阻,严重时伴唇甲发绀。
肺肾两虚型气短:呼吸浅短、动则气喘,需张口抬肩辅助呼吸,属肺肾气虚,常见于久病患者。
卫表不固型易感:自汗、恶风、反复感冒,因肺主皮毛功能失调,机体抵御外邪能力下降。
二、中医病因与核心病机
李晓荣主任结合40年临床经验,总结肺气不通主因:
外感六淫:风寒、风热、燥邪袭肺,致肺气郁闭(如凉燥引发恶寒干咳)。
内伤七情:肝郁犯肺,出现胸胁胀满、善太息等气滞症状。
痰瘀互结:痰湿与瘀血阻滞肺络,常见于慢阻肺、肺心病,表现咳痰带血、舌质紫暗。
三、中西医结合调理方案
辨证施治:
风寒袭肺用宣肺止咳法,痰湿蕴肺以燥湿化痰为主,痰热郁肺需清热化痰,肺肾气虚则补益肺肾。
特色外治:
穴位贴敷(肺俞、定喘穴)温阳散寒,六字诀"呬"字诀调理肺气,按摩膻中、云门穴疏通经络。
生活调护:
饮食忌辛辣生冷,宜银耳百合粥、川贝蒸梨等润肺食疗;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油烟粉尘;适度八段锦、太极拳增强心肺功能。
四、专业提示
急缓分治:急性发作期快速平喘化痰,缓解期健脾补肺固本。
警惕危象:持续高热、痰中带血、夜间憋醒需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
肺气不通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其表现形式多样且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李晓荣主任建议,调理时需结合体质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成都中医哮喘医院作为西南地区专业呼吸专科医院,拥有先进的肺功能检测设备和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可提供准确的病情评估与系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