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不少人发现皮肤上冒出了小红疙瘩,又疼又痒,还反反复复不见好。去医院一查,原来是得了毛囊炎。这个听起来熟悉又陌生的皮肤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用问答形式,带大家一次性搞懂毛囊炎!
什么是毛囊炎?它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吗?
毛囊炎简单来说,就是毛囊发生的炎症。我们皮肤上遍布毛囊,头发、汗毛都从毛囊里长出来,当毛囊被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犯,或者受到外界刺激时,就可能引发炎症。
虽然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毛囊炎不全是细菌导致的。真菌(如马拉色菌)、病毒,甚至皮肤损伤、摩擦、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毛囊炎。所以不能一发现毛囊炎就盲目用抗生素哦。
毛囊炎蕞爱长在哪些部位?和个人习惯有关吗?
毛囊炎“偏爱”毛囊密集、容易出汗、出油多或经常摩擦的部位:
•头皮:尤其是爱出油、头皮屑多的人,可能出现红色小丘疹,有时会伴随脱发。
•胡须区:男性刮胡子时如果损伤皮肤,容易引发须疮,属于毛囊炎的一种。
•背部、胸部:这些部位皮脂腺丰富,出汗多又不及时清洁,就可能成为毛囊炎的“重灾区”。
•腋下、腹股沟:潮湿、摩擦频繁的环境,也容易让毛囊发炎。
这些部位高发,确实和个人习惯密切相关。比如不爱洗澡、出汗后不及时换衣服、频繁刮毛或脱毛、穿紧身不透气的衣服等,都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病风险。
毛囊炎有哪些典型症状?和痤疮、湿疹怎么区分?
毛囊炎的典型表现是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可能伴有瘙痒、疼痛或轻微压痛,脓疱破后可能流出少量脓液,愈合后一般不会留疤,但反复发作者可能留下色素沉着。
区分毛囊炎和其他皮肤问题,可以记住这几点:
•与痤疮(痘痘)相比:痤疮多发生在面部,除了丘疹、脓疱,还可能有黑头、白头粉刺,而毛囊炎的皮疹更分散,且不一定局限在面部。
•与湿疹相比:湿疹的皮疹多是成片的红斑、丘疹、水疱,瘙痒更剧烈,且容易渗出,而毛囊炎的皮疹是孤立的,以毛囊为中心。
如果自己拿不准,建议及时就医,让医生来判断。
哪些人更容易得毛囊炎?如何预防?
以下几类人群是毛囊炎的“高危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的人);
•肥胖、出汗量大的人;
•经常做剧烈运动,却不注意清洁的人;
•有拔毛、刮毛等不良习惯的人;
•患有其他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的人。
预防毛囊炎,关键要做好这几点:
•保持皮肤清洁,出汗后及时洗澡、换干净透气的衣服;
•避免频繁刮毛、拔毛,如需脱毛,要做好消毒,选择温和的方式;
•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
得了毛囊炎该怎么治疗?能自己买药涂吗?
毛囊炎的治疗要根据病因来定: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还需要口服抗生素;
•如果是真菌感染(如马拉色菌毛囊炎),则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
•对于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排查是否有基础疾病,同时调整生活习惯。
需要提醒的是,不建议自己随便买药涂。比如真菌性毛囊炎用了抗生素,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轻度的毛囊炎通过加强护理可能会自行好转,但如果皮疹数量多、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