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淋巴癌首发于浅表淋巴结者占90%以上,多为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单发,一般仅侵犯邻近的淋巴结区。NHL易发生远处迁徙,称“跳跃现象”。老年人淋巴癌发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化,多以原发部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而误诊为相应的常见病。淋出榴可累及以下部位。
1.咽淋巴环
表现为鼻塞、血涕、头痛、耳鸣和脑神经损伤。首发于扁桃体和舌根者可有咽痛、咽部异物感及吞咽阻挡感等。10%-20%的NHL原发于咽淋巴环。
2.胸膜、肺和纵隔
可有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原发于肺的淋巴癌极少,但侵犯至肺的高达10%-20%,胸膜更常受累。纵隔是淋巴癌的好发部位,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临融成块,临床可出现上腔静脉压迫征及器官和膈神经受压征象。20%的NHL患者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
3.腹腔和胃肠道
好发于回肠及回盲部,其次为胃、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主要表现为腹块、腹痛、不全性肠梗阻和便血等。原发于肝、脾的淋巴癌少见,但病情进展侵犯肝脾多见。临床上有肝大、黄疽、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4.心脏
可引起大量心包积液,发生气急、发绀及心脏压塞等,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而死亡。心房内淋巴癌酷似黏液瘤。
5.骨骼
主要是转移和由邻近肿瘤浸润所致,可引起局部疼痛、压迫症状和病理性骨折,常见受累部位为股骨和骨盆,骨受累者预后不良。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