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长春呼吸病医院

肺纤维化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有哪些?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有哪些?发生肺纤维化,使患者肺部肺泡的扩张和活动受限,因而气体交换量减少,易致慢性缺氧的发生。而且如果不能保证正常的通气和换气,还会增加耗氧量,使本来就有缺氧的机体更易出现紫绀、心率加快等严重缺氧状态,并同时合并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因此,肺纤维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除必要的抗感染、祛痰、吸氧和注意休息、避免过量活动外,尚需要积极开展呼吸功能锻炼。那么,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有哪些呢?

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原则:

肺纤维化患者开展呼吸锻炼,是以建立有效的呼吸,增强呼吸肌特别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原则,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止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

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有:

1、腹式呼吸:要点是吸气时使腹部尽量鼓起,呼气时使腹部尽量内收,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或更多。这一锻炼可增大膈肌运动幅度和提高肺泡气量,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2、缩唇呼气:先用鼻吸气再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呼与吸的比例为1:2或1:3,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缩唇呼气可促使肺泡扩张,阻止小气道过早内陷,有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

3、全身性呼吸体操:是将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起来,其步骤如下。

(1)平静呼吸;

(2)立位吸气,尔后前倾呼气;

(3)单举上臂吸气,再双手压腹呼气;

(4)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

(5)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6)抱头吸气,转体呼气;

(7)立位,上举上肢吸气,蹲位呼气;

(8)缩唇呼气;

(9)平静呼吸及放松。

这一套体操不复杂,容易掌握,可先从每次1~2遍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做4~6遍,每天1~2次,量力而行。

以上介绍的就是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方法。如同其他运动锻炼一样,呼吸锻炼要想取得效果,达到运动目的,为重要的一点就持之以恒,天天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习惯,取得近、远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终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倘若再加上系统有效的治疗,肺纤维化患者康复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应该怎么治疗好呢?

肺病专家解读:间质性肺炎在中医学称之为“肺痹”。病机乃正气不足,肺络痹阻。根据中医理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若肺气不能下通于肾,肾气不能仰吸于肾,肺气下行而肾不纳气则发病。

温肾清肺汤便是孔氏圣德堂依据“肺痹”的治疗理念精心调配而成,经历代孔氏中医的不断实践和改进,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已经愈加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虚、阴虚、阳虚、络阻、痰热、精亏等症状。具有化痰清热、散结平喘、活血通络、补肺益肾的功效。同时还能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体质(如长期服用激素),对药方进行辩证加减,对症开方,一人一方,针对性地治疗,以确保更好的效果。

特效验方三阶段治疗间质性肺炎,治好后不易复发

“温肾清肺汤”,能通过调节获得免疫反应,改变全身,特别是呼吸系统病变组织的局部免疫微环境,多靶点、多通道地调节那些能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免疫系统失衡机制,使肺纤维化的治疗显示出乐观前景。

特效验方“温肾清肺汤”,治疗间质性肺炎,有效,更高效,让您呼吸畅通,还您一个自由呼吸的肺、崭新的肺、活力无限的肺!

阶段(药物反应期用药为21—63天)

咳喘减轻,痰液由粘稠变稀薄,由黑变浅,痰量反而增多,喘息缓解。呼吸较为顺畅,患者由不能平躺改为可半卧位休息。睡眠改善,缺氧紫绀现象明显缓解。

第二阶段(药效发挥期用药为63—168天)

呼吸粘膜受损处得到修复,咳嗽停止,时有少量清痰,哮喘平息,但呼吸动力尚不足(如重度患者仍有不明显缺氧表现,口、唇、指端略有紫绀。呼吸频率快于常人),食欲、睡眠恢复正常,体力增强,可进行正常活动。遇各种诱发因素,咳喘不易复发。

第三阶段(巩固期用药为168—210天)

呼吸粘膜完全换新,得到一个焕然一新的肺。呼吸动力充沛,缺氧现象完全清除,呼吸沉稳、有力、轻松。X线下可见往日缩小的双肺饱满,弹力十足,肺活量提高20%。服用8个疗程后,再巩固1—3疗程,以巩固效果,基本切断病根,杀灭隐患,患者完全康复,不易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心病、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