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的治疗

长春呼吸病医院

间质性肺炎,顾名思义就是累计肺间质的呼吸系统的病变,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肺间质的炎症,并累计肺泡,引起肺的通气障碍。

间质性肺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ILD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

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也能引起间质性肺炎。支原体经呼吸道侵入后主要侵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由于无破坏性病变故能完全恢复。

西药治疗

IPF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疾病,治疗原则主要在于积极控制肺泡炎并使之逆转,进而防止发展为不可逆的肺纤维化,但迄今尚无特效。糖皮质激素仍为首选药物,其次为免疫抑制剂等。

⒈皮质激素慢性型常规起始剂量为强的松30~40mg/日,分3~4次服用。待病情稳定,X线阴影不再吸收可逐渐减量,约持续4~6周后每次减5mg,待减至20mg/日,每次减2.5mg,如患者感病情不稳定,减量更应缓慢,甚至每次仅减1mg。维持量不小于10mg/日,疗程不应少于1年。如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应再重新加大剂量控制病情,仍然有效。如病情需要,可终身服用。治疗开始后绝大多数病人于短期内临床症状好转或明显好转,而肺部X线阴影变化不明显。如为急性型或已发展到严重缺氧阶段则激素应自大剂量开始,以便迅速扭转病情。强的松60~80mg/日,分3~4次应用。如病情凶险开始即用冲击,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日,持续3~5天,病情稳走即改为口服,后根据个体差异找出佳维持量,避免复发。

⒉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不理想时,可改用免疫抑制剂或联合用药,但效果待定。

⑴硫唑嘌呤:为首选药物,剂量为100mg/日,每日一次口服,小。

⑵环磷酰胺:剂量为100mg/日,口服。效果不及硫唑嘌呤。其力骨髓抑制等,故应严密观察。

⑶雷公藤多甙:具有确切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与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减少上述两药的剂量并增加,剂量为10~20mg,每日3次,口服。

⒊对症治疗如出现继发感染时应根据细菌类型选择抗菌素;低氧血症可给予低流量氧吸入。

想这种累计下呼吸道的疾病通常都比较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防患于未然,对于感冒,鼻炎、肺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及时的治疗不要等到疾病发展了才来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心病、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