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两侧条幅,线上挂号问诊→→→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15%~20%,84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0.0%~37.3%,长期接受照护的老年人口甚至高达80%。慢性便秘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和坚硬,或大便排出困难。
那么,如何预防老年人便秘呢?关键是从生活习惯入手。
1、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这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因此,应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往往口感差,老年人口腔咀嚼功能受损,吞咽困难。应通过烹调技术制成柔软可口的食物。老年人应多吃新鲜、嫩的蔬菜和水果,这些蔬菜和水果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水分。
2、饮水充足:老年人对体内缺水不是很敏感。即使不口渴,也要养成每天喝少量水的习惯。饮水量1500-1700毫升,每次50-100毫升,多喝温水或淡茶,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合理运动:适当按摩步行、做操等形式不限,以、不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于卧床不起的来说,即使是坐起来、站着或能够在床上走动也有利于排便。每天早晚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促进排便。
4、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共同制定定时排便表,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调理,每天按时排便。老年人可以尝试在早上起床后或饭后2小时内排便,并做到专心排便,一定不要在排便时刷手机、看书、看报纸等。
5、保护肠道益生菌:结肠中的各种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粪便的形成非常重要。益生菌大量增殖,未消化吸收或对身体无益的食物残渣可在益生菌的保驾下排出体外。抗生素是益生菌的天敌,尽可能少用或不使用,不得滥用。使用后应及时补充益生菌,比如喝酸奶。
6、中药治疗:中药、针灸、推拿等已被临床证明对治疗便秘有效,但必须遵照医嘱使用,谨防长期服用中药可能发生的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7、心理治疗: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对便秘的认识,让充分认识到便秘是可防可治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睡眠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便秘。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应给予抗抑郁和焦虑药物治疗,严重的心理障碍应转入精神科专科治疗。
北京肛肠医院专家:老年人便秘往往病程较长。首次出现便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定期复诊,有助于追踪病情;若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治疗。
←←←点击两侧条幅,线上挂号问诊→→→
医院位置:
北京市西三环丰益桥西100米
地铁:乘地铁10号线,泥洼站C口出,向东步行750米或马路对面乘车到丰益桥西下车即到
公交:349、395、459、678、845,到丰益桥西站下车;67、483、631,到丰益桥北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