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男性朋友都听说过前列腺炎的危害。前列腺炎的新分类分为四种类型,其中Ⅲ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常见的类型,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疼痛。
Ⅲ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因非常复杂,存在广泛的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和免疫异常的共同作用,如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
1、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长期前列腺炎患者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变化。比如焦虑、抑郁、疑病、歇斯底里,甚至自杀倾向。这些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骨盆疼痛和排尿功能障碍;或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变化,影响性功能,进一步加重症状,消除精神紧张可缓解或恢复症状。但目前还不清楚精神心理变化是直接原因还是继发表现。
2、排尿功能障碍
一些因素导致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导致膀胱出口阻塞和残留尿液形成,导致尿液反流到前列腺,不仅可以将病原体带入前列腺,还可以直接刺激前列腺,诱发无菌的“化学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的危害,许多前列腺炎患者都有各种尿动力学变化,如:尿流率降低、功能性尿路梗阻、强迫尿肌-尿道括约肌协调紊乱等。这些功能异常可能只是一种临床现象,其本质可能与各种潜在的致病因素有关。
3、病原体感染
虽然常规细菌检查未能分离病原体,但这类患者仍可能与厌氧菌、L型变形菌、纳米细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一些特殊病原体有关。研究表明,本型患者局部原核生物DNA检出率高达77%;一些“无菌”前列腺炎,主要是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或加重,可能与这些病原体有关。寄生虫、真菌、病毒、滴虫、结核分枝杆菌等其他病原体也可能是该类病原体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缺乏可靠的证据,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4、免疫反应异常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在III型前列腺炎的发展和病程演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胞因子的水平可能会在患者的前列腺液、/或精浆、/或组织和/或血液中发生变化,如:IL-2、IL-6、IL-8、IL-10、TNF-α而且IL-10水平与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呈正相关,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一定的。
5、神经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疼痛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心率和血压波动,表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反应有关。疼痛具有内脏疼痛的特点,前列腺、尿道局部病理刺激,通过前列腺传入神经触发脊髓反射,激活腰骶髓星胶细胞,神经冲动通过生殖股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传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钙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导致会阴、盆底肌肉异常活动,持续疼痛和牵涉疼痛发生在前列腺以外的相应区域。
6、氧化应激理论
正常情况下,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利用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前列腺炎患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或/和自由基清除系统相对减少,从而降低机体抗氧化应激反应能力,增加氧化应激产物或/和副产物,也可能是发病机制之一。
7、盆腔相关疾病因素
一些前列腺炎患者常伴有静脉丛扩张、痔疮、精索静脉曲张等。前列腺炎的危害表明,一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可能与盆腔静脉充血和血液滞留有关,这也可能是长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