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功能正常,却查出了肝癌?提醒:筛查肝癌这2项检查别省

肝功能检查单上各项指标都正常,体检报告写着“未见异常”,可三个月后却被确诊肝癌晚期——这样的悲剧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为什么肝脏这个“沉默的器官”会给我们如此致.命的错觉?今天就来揭开肝癌筛查的那些认知误区,教你真正有效的防癌方法。

为什么肝功能正常,却查出了肝癌?提醒:筛查肝癌这2项检查别省

一、肝功能正常≠肝脏健康

1、肝脏代偿能力超乎想象

健康肝脏只需要30%的正常组织就能维持基本功能运转。这意味着即使70%的肝脏被癌细胞侵蚀,肝功能指标仍可能显示正常。这种强大的代偿能力既是进化优势,也成了早期肝癌的“伪装衣”。

2、常规肝功能检查的局限性

转氨酶、胆红素等常规指标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而肝癌早期往往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除非肿瘤压迫胆管或侵.犯重要血管,否则这些指标可能纹丝不动。

二、肝癌筛查的黄金组合

1、甲胎蛋白(AFP)检测

约70%肝癌患者会出现这个肿瘤标志物升高。但要注意:

2、肝脏超声检查

无创、便捷的影像学检查能发现小至1cm的肝内占位。特别提醒:

三、哪些人必须定期筛查?

1、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癌风险是普通人的100倍,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

2、长期饮酒人群

每日饮酒超过40克(约2两白酒)持续5年以上,肝脏损伤不可逆。

3、脂肪肝患者

特别是已经出现肝纤维化的人群,癌变风险随病程延长递增。

4、有肝癌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患肝癌,自身风险增加3-5倍。

四、日常护肝的三大防线

1、阻断肝炎病毒传播

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洁注射、纹身等血液暴露行为。

2、控制代谢性疾病

保持BMI在18.5-23.9之间,血糖、血脂达标可降低50%肝癌风险。

3、远离伤肝物质

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一次性餐具中的塑化剂同样伤肝。

别再被“肝功能正常”的假象迷惑了!记住肝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出现腹痛、黄疸往往已到晚期。高危人群务必坚持“超声+AFP”联合筛查,这两项检查的钱绝对不能省。从今天开始,给你的“沉默器官”多一份关爱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