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欧阳学认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已有三个年头,病毒经历了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变异。目前奥密克戎株为主要流行株,传染性强于德尔塔,致病力有所减弱。三年多的抗击,千个日夜的奋战,不断出台优化的防控措施,虽然不能彻底打垮顽强变异的病毒,但也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下,每个人都是自我疫情防护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以下提几点建议:
1.外出应主动佩戴口罩,配戴方法要正确(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儿童佩戴口罩会影响呼吸,要注意观察随时调整。家长要根据年龄选择合适宝宝大小的口罩。取口罩时应注意折叠保护好内面,再丢弃到密闭的容器内,摘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2.大人不要对孩子呼气、喘气,不要嚼食来喂孩子,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进行喂食。如咳嗽或打喷嚏,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用手臂遮挡自己的口鼻并避免正面面向孩子。
3.保持家中环境通风。建议家中早晚定时开窗通风,最好选择对流窗,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
4.居家常备应急药品。疫情期间,部分省市的感冒咳嗽药的零售受到限制,所以,家长在平时可适当储备一些儿童常见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常见居家常备药品如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针对腹泻、呕吐的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针对儿童外伤的碘伏或消毒用酒精,针对改善感冒症状的连花清瘟颗粒,针对咳嗽化痰的连花清咳片等等。另外,家长要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过期的药品清理出儿童药箱,并及时补充。
5.孩子能否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应当注意什么?建议——
①尽量打车或自驾,少乘坐公交、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路程近,步行是最佳选择。
②大人和孩子都要戴好口罩,保证及时更换的同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外部,以免病菌转移到手部。
③孩子外出,一定要去空旷、通风、人少的区间活动。
④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看护,孩子的手随意到处去摸、去碰,一旦碰了之后喜欢在自己的眼睛、嘴或者是脸上去摸,甚至有一些小宝宝还愿意用自己的嘴舔一些东西,碰到这种情况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时制止。
⑤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在孩子触碰外界后及时消毒。
⑥到家后要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为宝宝更换外衣裤,大人也要一起更换,避免接触中将病菌传递给宝宝。
6.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
①病毒能力、个人易感性和抵抗力是发病的关键,良好的个人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营养要均衡,荤素搭配;每日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适量饮水;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②食物烹调时,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蛋鱼类食物),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宝宝的饮食上,建议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重口味食物,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③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千万不要将大人吃过的东西给孩子吃,也不要直接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建议家中每人单独备碗筷,使用公筷分餐制,避免通过唾液交叉感染。
7.上网课视力如何保护?
①距离教育和时间控制,对预防近视很有效。
②缩小屏幕与背景光差。屏幕的亮度和房间背景光相差太大,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建议屏幕和窗户是侧向,屏幕光线不要太亮,晚上看屏幕要在房间里放有背景光源。
③休息眼睛要在自然光线下。每看完屏幕30分钟,眼睛要休息10分钟。这个休息要在自然光线下远眺,或者轻闭眼睛做一下眼保健操。家长也可以陪伴孩子玩10分钟远眺的游戏比如投飞镖等,或让孩子在阳台、窗户边远眺10分钟。
④太阳光能刺激多巴胺含量,可起到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疫情期间自家阳台或院子这样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晒太阳,同时多看看远处,增加睡眠和休息,这些做法对缓解近视都是有效的。
8.不少孩子正处于疫苗接种期,那疫苗可以推迟吗?
我们预防接种主要是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实际上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或者是疾病流行时期来决定预防注射的时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时候,孩子出门还是有感染的风险。那么我们建议,这个时候从避免感染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立即需要接种的疫苗,可以推迟接种。如果说是马上需要接种的疫苗,比如说被狗咬伤需要打狂犬疫苗,那就要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去医院做预防接种。
9.孩子发烧咳嗽怎么办?需要去医院检查吗?
冬春季节本就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孩子生病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物。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科学护理是宝宝快速恢复健康的基础。宝宝感冒时出现的发烧、流涕、咳嗽、有痰等症状使用对症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颗粒,起到退热和抗病毒作用。
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需要来医院:①发热、干咳、乏力、腹泻或精神状况差。②出现口唇、面色变紫、呼吸过快或过慢、过深或过浅,婴幼儿或新生儿张口呼吸、、鼻翼煽动等应立即就诊。③发病前两周内有新冠疫情旅居史或新冠病例接触史。④家人有聚集性发病。